山东“大胡子”学霸数学满分,轻松拿下北大!他是怎么学的?

2020-09-14   理想众望

原标题:山东“大胡子”学霸数学满分,轻松拿下北大!他是怎么学的?

学霸往往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特别是高考中考上名校的学霸,可以看到上过高中参加过高考的朋友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学霸,而且学霸留给我们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有些学霸的实力彪悍到无论何种难度的试卷都能够引领鳌头,考出班级和年级中的排名靠前位置,似乎在学霸的眼中,没有难题存在一般。

而说到山东的高考,一直以来被大家所熟知。因为山东考生多,想考上好的大学往往需要更高的分数才行。

山东高考曾经使用过自主命题卷,随着前些年来回归到全国一卷后,如今成为了一卷考区重要的省份之一,而山东每年的高考成绩在一卷中也处在了遥遥领先的位置,想在山东考上一所985或者211高校并非易事,需要全力以赴并且考出高分才行。

而今天要提及的这位山东学霸,来自于青岛,毕业于即墨一中,这位小伙有着不一般的容貌,甚至被一些人称为“翻版哈登”,他就是王圣阳。

这位今年不到20岁的小伙,留着长长的络腮胡子,尽显沧桑感,不过也让很多人一下子就记住到了他,王圣阳在19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94分,凭着这样的理科高分进入到了全省的前五十名之列。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减以总结:“我从初中就喜欢数学推理演绎的艺术感,不要把学习当成负担,你就可以感受她的美。另外,我经常会在坐公交车时,将题目放入脑海演算推理,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

可以看见,王圣阳对数学一直充满探索欲,并逐渐培养自己敏捷的数学思维。

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学习却收获甚微

据了解,王圣阳在高三时几乎不学习数学,在老师的允许下也在数学课堂上补习生物。他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努力,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却收获甚微?

两个字:“盲目”

盲目是我们人性的弱点之一,我们的大脑喜欢舒适,但思考却是反人性的。相比较于动脑我们的大脑更喜欢不消耗精力的跟随比自己“优秀”的人行动。

前两年关于王健林的工作行程表刷爆全网,行程表上显示,王健林每天4点起床要马不停蹄的忙到晚上7点才能结束,网友不禁感叹,首富这么有钱了还这么努力,自己也要努力努力更努力才是。

于是,开始每天早起看书打卡、买课学习、参加培训.......

一段时间过去了,意志都快磨没了,却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收获,为什么我都这么努力了还是收获甚微?

要明白,这个世界上不是光有努力就会成功,看到那些名人每天凌晨4点起来,就认为他一定是因为努力所以才这么成功。

但现实却是,任何名人的成功都不是可以复制的,同样,他们的努力也不可复制,盲目的跟随别人努力的脚步,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全民都在倡导终身学习,看着别人购买各种学习课程,每天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我们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害怕自己不努力随时可能会被别人替换掉.......

身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很多人产生了严重的焦虑,为了减缓这种焦虑感,大部分人会选择去模仿比自己厉害的人。看到别人学习,自己也报课学习,看到市面上出了新的状元用过的教辅书,就也一窝蜂地上去哄抢。

事实上,能把一门课程完整学下来,深入了解这门学科的内在逻辑,就可以有效地提升自我能力了;而拥有一本高质量的参考书,把它刷透吃透,也就足以大幅提分、决胜高考。比如这本《高考必刷题合订本》,每年都会根据最新的高考、模考题进行修订,从基础、提高、实战层层递进,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逐级挑战,随书赠送的《狂K重点》里面归纳的题型也非常全面,方便我们边做题边理解。

人们往往以为比自己厉害的人所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他们使用的方法一定比自己的有效,看到别人凌晨4点起床,自己也照搬过来,期待能够获得与别人一样的成功。

但这仅仅只是盲目的的去模仿努力,虽然努力确实能够让人成长,但如果去盲目的努力,反而会与成功背道而驰。每天都在努力学习,但仍处于焦虑当中,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抓住,学习一段时间好像根本没有收获什么,有也是微乎其微。

出现这样的情况,你可能进入了一个学习误区:假装很努力。

用装着很努力的样子来缓解内心的焦虑,这样的努力是盲目的。没有以结果为导向的努力,都是无效的。

很多人在努力学习时都陷入了了误区而不自知。结果只能背道而驰,那么,关于努力都有哪些误区呢?

你的努力学习存在哪些误区

1.你只是假装自己很努力

我们身边有太多假装自己很努力的人:

  • 买了两节付费课程,每天听1个小时就觉得自己这么努力,未来一定会有所改变了;
  • 经常看书看到凌晨一两点(实际中途都在刷手机),觉得自己这么努力,都被自己感动;
  • 下载了英文APP,每天都打卡发朋友圈,不错,至少看起来我是努力的;
  • 办了健身卡,偶尔去一次,健身还不到半小时就开始拍照打卡,我真的很自律;

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太多这样的人,他们看起来似乎每一刻都很努力。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他们只是在假装自己很努力而已。只是披着努力的外衣掩盖自己的不思进取。

假装自己很努力,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迷惑自己在学习在进步,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其实也是在欺骗自己。

这样的努力是没有结果的,只会让自己陷入这样麻木的“努力假象”中不能自拔。

2.为努力而努力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大部分的人看似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看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个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去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的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陷入了为努力而努力的误区当中。那段时间没头没脑的努力着却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努力。

看到别人购买了听书会员,听课、听书,觉得好像不错的样子,自己也跟着买了听起来;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推荐情商学习的课,觉得自己情商不高,可以学学,于是又买了情商课,再看到其他觉得好的课又继续入手,不断的花钱买课,认为自己很努力的在学习,在提高自己。

但这种漫无目的的学习,却根本没有多大的用处,学习再多的课程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只是过一遍脑袋然后被遗忘。

所以,重要的事情不努力,其他事情瞎努力,也注定不会有大的收获的。

想要努力有结果,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目标,正确的学习。

如何开启正确的学习方式

一、复习。

每天必须抽时间,尤其是充分利用晚自习进行复习。回顾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内容,记忆概念、定理、公式等内容,总结本节习题有哪些出题方向?使用的知识点有哪些?使用的解题方法是什么?答题思路及书写格式是什么?形成简单的总结文字。

二、每晚离开教室前必须拟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对第二天整天的学习进行部署,形成目标文字。

如早读时诵读和背诵哪些内容?要默写哪些课文段落?午自习完成哪一科的作业(具体到作业册的第几页)?计划应该是细致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能够通过努力奋斗完成的,不能好高骛远或者是不求上进放任自己。

三、每天坚持预习。

预习时应该带着课后问题以及练习册的基础问题进行预习。预习不应该是简单地走马观花,而应该是仔细阅读课本给出的概念、定理等后对教材呈现的重点词组和语句进行圈画,注解上自己当前对重点词组的理解,并且应该及时在书本上注记自己阅读教材后产生的疑问。教材正文阅读且进行思考后尽力完成课后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也便于课后在做题时能够发现自己理解上的偏差,加深自己对知识的认识。

四、积极独立地完成当天的作业。

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拖延!遇到困惑一定要请教身边的同学、老师。一定要记住学习的主体是自己,自己的理想只有自己主动追寻才能实现。请教别人问题的前提应该是自己已经思考过(一定是自己思考过了!否则你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但依然无法想通,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请教别人,告诉对方你自己的理解,以便别人能掌握你的想法,为你纠错解惑。请教结束后应该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尊重对方的付出!每位同学在被请教时应该积极为同学解决问题,成就别人也是在成就你自己(你也可以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拨正错误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有每一科的纠错本、积累本、笔记本,勤笔耕!

一定要建立纠错本,纠正自己在日常做题中做错的题目。纠错不只是错题按照规范格式再做,还应该书写出自己出错的原因,该题考查的知识点、答题的思路、解题运用的方法,标注出今后此类题目再次出现时应该注意的点!错要错的明白,改错是为了防止再次出错!如果已经改错过,遇到类似的还是错了,那就要认真、深刻地进行反思!

只有正确的掌握了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够在学习中事半功倍。不能只知道埋头苦干,更应该学会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