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学霸的传奇:24岁牛津博士,25岁教授级别,26岁入千人计划

2019-07-21     尖教吧

90后女学霸的传奇:24岁牛津博士,25岁教授级别,26岁入千人计划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学霸是科技的基石,不断为科技大厦添砖加瓦。今天要说的这位女学霸,她叫刘明侦,她不仅是90后的典范,更是90后的传奇,24岁就已经是牛津大学博士,25岁回国被聘任为教授,26岁入选国家第十二批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不到28岁就任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不断在她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记录。对她来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那么,在她奋斗的道路上,背后付出了什么,现在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刘明侦来自重庆,由于她学习非常优秀,18岁就留学英国,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学习。然而,她跟大部分留学生一样,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生活自理方面和适应文化差异是她来到英国后所面临的一项不小的挑战。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人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

在应对生活上的压力,刘明侦同时还要面对学业上的挑战。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终于勤奋和努力带来了不少的收获。在22岁取得了剑桥大学硕士学位,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在24岁又获得了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她这么优秀,不可否认离不开家庭的培养,更多的是她自身加倍的努力。

就算是最牛的长沙女神学霸黄雨桐,还有90后的浙大女博导杨树在进入剑桥大学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

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后,刘明侦拒绝了国外的橄榄枝,选择了回国。对她来说,使命和责任更重于个人物质享受。正如常人所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她更完全没有所谓90后的自私冷漠和脑残一代的标签。

虽然刘明侦回国很快在25岁被聘任为教授,26岁又入选了国家第十二批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在不到28岁就任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在这些荣誉的光环下,她并没有止步,而是更加的努力。

在研究探索新材料钙钛矿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新一代薄膜电池叠加新技术方面,为了抢时间,刘明侦每天都要花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泡在实验室,一项项成果都是这样抢出来的。这些年,这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发已有所突破,不仅解决了国内传统太阳能产业成本高、效率低的困境。同时,以钙钛矿新材料为基础,实现了在光学器件上更广泛的应用。在争夺科技领域的高点贡献了她的力量。

像刘明侦有着同样理想的青年学霸,在各自领域里也在做出他们的贡献。对于他们的这种精神,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本文系【尖教吧】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_TcHmwBmyVoG_1Z4EY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