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坚 文/摄
2019年12月31日,第六座深圳书城——龙华书城隆重开业。一走进龙华书城大厅,迎面看到悬挂在大厅上方的一排大字“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左侧一组巨大的书架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图书,正面宽敞的台阶由下而上依次竖立着6座深圳书城的模型。
这6座书城模型的体积不大、色彩平和,但是,这6座书城模型的象征意义很大,犹如书香深圳6座丰碑屹立在眼前,展现了20多年来深圳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书城建设一步一个台阶取得的成绩,1996—2014年18年间建成3座,2015—2019年4年间建成3座。据统计,这6座书城建筑面积分别是:罗湖书城4.0万平方米、南山书城3.6万平方米、中心书城8.1万平方米、宝安书城3.8万平方米、龙岗书城3.5万平方米、龙华书城4.6万平方米,总计27.6万平方米。深圳是一个很年轻的城市,一个年轻的城市里有6座超过3万平方米的书城文化综合体,其建设速度之快、建设规模之大,在其他城市里很少见到。目前深圳还有640多座大大小小的公共图书馆,有24小时的街区图书馆,有星罗棋布的书吧。深圳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既显出深圳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文化发展,又表明深圳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知识、智力、文化的支撑;既反映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全民阅读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入,又洋溢着深圳人民热爱读书,“以书筑城、以城筑梦”的浓厚氛围。
这些书城、书吧、图书馆里经常座无虚席,许多读者是独自一人,也有大人带着小孩、有一家三口、有几个同学朋友结伴,大家或在安静读书,或在认真地听着演讲,或在轻轻地进行交流。当你身临其境徜徉在深圳的书海里,你会感受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巨大的力量”“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你还会体验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你更会加深对“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的理解。
从2000年至今,深圳连续20年举办读书月活动,读书月秉承营造书香社会、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宗旨,以“阅读·进步·和谐”为主题,提升市民素质,建设学习型城市。每年举办读书论坛、经典诗文朗诵、年度十大好书、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书香家庭、赠书献爱心、青工阳光阅读、手机阅读季、温馨阅读夜等许多活动,年度参与人数逐年上升,由首届的170多万人次上升至逾千万人次。201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举办了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其中“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实现市民文化权利”两条入选深圳十大观念,足可见“读书”“文化”在深圳人民心中的分量很重。201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光荣称号。2015年12月,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过去40年里,“读书”“文化”助力深圳改革开放,今后,“读书”“文化”必将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挥更大的作用。
深圳书城、书吧、图书馆的建设和深入、持久、广泛地开展读书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龙华书城具有阅读、学习、教育、科普、休闲体验、创意展览、娱乐交流等多种功能,是书城文化综合体,能够为市民读者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不仅开创了新的书城模式,将书变成“读书+”“书业+”,让书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又将书与生活相融合,将书变成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龙华书城的开业,为图书发行行业改革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思考,面向未来,图书发行行业应积极探索转型之路,学习和借鉴先进典型,努力打通书业供给侧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深圳在书业改革探索的道路上,一定能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南山书城。
凝神。
专注。
简阅书吧。
龙华书城童书区。
高朋满座。
龙华书城。
龙岗书城。
宝安书城。
中心书城。
罗湖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