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女儿生了一名男婴,丈母娘想把孩子送人,理由很奇葩

2019-11-05   母婴期刊

小陶在医院做例行产检,遇到一件奇葩的事情:

医院有位产妇刚生下二胎,又是一个男孩,她身体非常虚弱,产妇还未出院。女孩的妈妈原先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两人年龄还小,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父母知道时,她已经怀孕八个月了,气的父母与她三个月没联系,后来得知女儿在医院已经生了男孩,不得已只好默许了他们的婚姻。

生下二胎后,她的妈妈伙同女儿打算送走女婿的儿子,女孩的老公当然不同意,于是在医院在医院发生了争吵,丈母娘的理由是,老大生的是一个儿子,老二还是儿子,不想要这个儿子,害怕女儿将来太辛苦,一个儿子娶妻生子按100万来计算,两个儿子要花200万,她们夫妻俩都是穷打工的,去哪儿弄这么多钱呐?不如把老二送人算了,将来女儿也不用跟着女婿那么辛苦了,如果他们还想要孩子,可以生个女儿,将来也没有那么多事情,她妈妈的如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可是,没让人搞明白的是,女婿和女儿一家人的事,管丈母娘什么事呐?

生活在受歧视的环境有多可怕?

在秦朝末年,韩信从小没有了父母,也因为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当乡村屠夫发现韩信随身会在腰间挂一把剑时,料定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决定当众对他羞辱一番:给你两条明路,要么我让杀掉你,要么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发现如果硬碰硬,自己一定会吃亏。于是选择了后者,他也因此受尽了嘲笑。对着一群地痞无赖,他并没有做出鱼死网破的冲动,而是选择了退让。虽然受尽凌辱,但也让他全身而退。就是因为度过了这次危机,让他后续几年努力后,成了统军百万的帅才。强者,一定是能屈能伸的,判断当下形势,做出有利的选择,让形势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可是现实中,孩子从小生活受歧视的环境,能有几个能像韩信一样,不受过多影响呢?他们可能在受人歧视、冷落、嘲笑后,变得充满仇视、无奈、扭曲、自卑等

有位来自贫困农村家庭的女孩称,自己从小被父母收养,是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受人歧视,因为不服气,她努力读书,考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后,家里的生活条件慢慢变好。即便这样,也难免受邻居的欺凌和歧视。村里的土地要被征用,邻居还商量好不给他们家。其他家有分红,只有自家没有,为这事还与村里人大吵大闹,自己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与这些人争吵,想起来挺可悲的,就因为是独生女,家庭,就不应该享受到应得的吗?甚至村长与村民还扬言,即便房屋和土地被征,也不给他们家一分。独生女家庭有错吗?重男轻女观念让独生女家庭买单,合适吗?

短评:可见,在一些地方,因为性别问题受到歧视的问题仍然存在,这让被歧视者感觉不公,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只想奉劝那些歧视别人的人,生而为人,做人不能太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