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吃,吃得。中午才得知江湖上又惊现一家默默开了20年的、好吃的馆子,成都人往往边吞口水边这样盘算:走嘛,把李二娃喊到,下班就去。
在拼吃这方面,成都人的行动力实在太强。
排两个小时队才到号的“拼”,在美食面前不讲究的“拼”,永远乐此不疲地寻找偏僻美食的“拼”……
就算翻窗,也要吃那家干海椒抄手;上简易楼梯,也要吃那盘街边烧烤;钻进偏巷子老院坝,也要吃那碗面和那把串串……
我都很好奇,成都人哪里来的拼劲儿和本事,可以找到任何一个咔咔角角头的美食。
巷巷面 / 城市腹地偏巷子里的那一口
地址:书院西街62号院附31号
难找指数:
很多个周末,书院西街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门口都聚集着等待参加资格考试的人。
他们不知道,就是在这城市的腹地,距离太古里仅仅500米地方,从学校门口的岔路拐进去,经过一家理发店、杂货店……巷子尽头的大院入口,是值得一试的巷巷面。
上了年纪的老树和一片“摇摇欲坠”的低矮房子夹道欢迎,初来乍到,敢走进去还是需要一番勇气。
位置已经够难找,巷巷面的招牌却也丝毫不讲究,大红横幅一条,就拉在院子门口,随风摇摆。
这家开了两年的店,藏得再深也照样被吃货挖出来。或老成都风格的素椒杂酱面,或是一碗丰盛的松茸面。岂止果腹,还得再来一份巷巷面的凉拌鸡,这才是老饕的标准点法。
凉拌鸡相当舍得放红油,盖到闷起,在树荫下仍旧透着诱人的暗红色,仅仅是卖相就足够让人流口水,一口下去,入味,鸡肉丝毫不软塌。
最惊艳的还是松茸炖鸡面,汤上浮着一层黄澄澄的鸡油,看起来就感觉大补。每一份都有大坨的鸡肉和好几个松茸,在用料上绝对不骗人,是屋头炖出来的味道。
刘娘串串 / 百年院子中的老成都串串味道
地址:太升南路282号附3号
难找指数:
太升南路的刘娘串串,位置同样隐蔽。入口混杂在手机选号、香烟出售的小店中,相当不起眼。
来者都是按图索骥,稍微往里走才能发现其中的别有洞天,然后是一声赞美的“哇”。
这是一家在一栋将近百年的小院中卖的串串。据说是老板自己的房子,还挂有近现代优秀建筑的牌子。
刘娘串串绝对是成都早一批的网红店,熟客都清楚,需要提前一周订餐,定好之后通常就不能再加。太升南路手机的生意都不如以前,刘娘的串串却屹立不倒,一直卖了二三十年。
老板每天现买肉现串,每一串一颗肉,塞嘴里刚合适。天气冷,吃得人多,老板总是从炉子上分批次煮出来,这样就尽量保证了每桌吃到的时候依旧是热的。
看起来色泽寡淡,但其实辣味依旧,标准的老式成都串串。住在附近、从小吃到大的人最有发言权,这么几十年味道一直没变过。
不管是荤菜的牛肉鸡心,还是素菜的土豆藕片,裹上只加了味精盐巴之类简单调料的干海椒碟子,味道不摆了。
郭氏烧烤 / 也叫爬梯烧烤
地址:抚琴西南街6号附3号
难找指数:
拥有成都众多市井美食的抚琴小区,就在抚琴西南街沿街的位置,从人行道上就能从窗子里望见红房子烧烤里面的冰柜和烤架。
红房子选菜还可以从侧门进入,同在一排房子、不远处的郭氏烧烤,就只能爬楼梯进入到屋子里了。登上楼梯的过程,像是一种通往美食的加冕之路。
比起郭氏烧烤的正式名称,坊间也都更加爱喊它为爬梯烧烤。可惜最近一个招牌都看不见了。
慕名而来的食客,靠模糊的门牌号和外面的梯子辨别。不过他们家最近因为整治的问题暂时关了门。
隔壁红房子还在正常营业。鸡尖郡肝,烤茄子,味道依旧顶好,焦香入味,孜然很霸道。
干海椒抄手 / 爬梯翻窗都要吃
地址:建设路71号(82信箱21幢三单元)
难找指数:
毫无疑问,吃东西不拘于环境,这是成都人在美食上最大的拼劲。爬楼梯翻窗子也要吃,建设路71号,82信箱21幢金桂苑三单元一楼的干海椒抄手又火了。
除了一个单元门的入口,这个两居室的一个房间的窗子外还有一个入口,需要爬简易楼梯进入。
慕名而来的食客,除了吃抄手,还要顺便问一句,那个楼梯在哪里呢,想看个新鲜。
非开两个入口不可,实在是因为食客太多。饭点屋子里挤满吃抄手的,其中不乏退休的中老年大叔大妈。单元门前的主入口付款取票,吃完可以从窗子的楼梯出去。
当然,也有人陆续直接从窗子的楼梯挤进来。穿着皮大衣的叔叔娘娘,佝偻着腰进到屋子。上下转弯,就像地道战一样。不时,食客大叔也要关心下后面的女同志,“小心点儿哦,不要栽到别人的碗头了”。
爬楼梯翻窗子都要吃的抄手,你能说成都人为了吃不拼?
他们家最受欢迎的干海椒抄手,一两8个,每个都似金元宝般结实肉厚。加入每天现舂的海椒面,鲜香呛辣,和抄手是绝妙的搭配。
一人只需吃一种就能填满胃。如果不喜辣,那就选白味的鲜虾蟹籽抄手,每个里面都有一只虾。
除了竹荪、熬制的土鸡高汤味美,抄手里面的蟹籽依旧起到增鲜的作用,甚至还能感受到咬破蟹籽哔哩哔哩的爽感。
这个在老旧小区中的干海椒抄手,如果不是提前有人发送定位,本身是很难找到的。极旧的小区环境,红砖房、只抹了水泥外墙的房子……
拐角处,叫卖菜蔬的小贩,更是将时间往回拉。一路寻找的过程,都像是一次穿越之旅。他们家只此一家,要吃,千万别走错了。
成都有很多这样藏在市井中的宝藏美食,可能开始他们只是私藏、小众的,但只要够好,就会越来越被更为普遍的大众发现。
谁叫成都人喜欢发现新美味、尝试那些之前错过的馆子,这样的想法和行动永远都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