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性别敏感期,就会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尤其是有儿有女的家庭,当孩子问到一些敏感问题,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
三岁的琪琪和六岁的乐乐是一对兄妹,周六的时候妈妈外出加班,把俩娃留给了爸爸照看,吃完早饭爸爸还在厨房收拾,妹妹琪琪跑过来跟爸爸说,爸爸,为什么哥哥站着嘘嘘?爸爸一边刷碗一般告诉女儿,小男孩要站着嘘嘘,小女孩要蹲着嘘嘘,就是这么规定的呀。
妹妹的好奇心没有消失,对爸爸说,爸爸,我也要站着嘘嘘。爸爸停下手里的活告诉妹妹,小女孩是不可以站着嘘嘘的,这样会尿湿裤子,可是妹妹偏偏不听,此时爸爸没有再次拒绝,领着妹妹的手进入卫生间,告诉女儿,你可以在厕所进行尝试,不过爸爸要把门关上,不管是谁上厕所,都不可以被别人看到哦。
不一会,女儿从卫生间走出来,显然,她已经尝试过站着嘘嘘了,因为她的裤子鞋子和袜子都湿了,爸爸走过去问女儿,以后还站着嘘嘘吗?女儿摇摇头,跟他说,再也不站着了,恶心死了。因为她知道女孩为什么不能站着嘘嘘了,因为真的会尿湿裤子,并且一点都不方便。旁边的哥哥咯咯地笑不停,爸爸严肃地跟哥哥说,以后你上厕所,再让妹妹看到,你就要被罚站了,知道吗?哥哥赶紧点点头,溜回房间写作业去了。
中午的时候妈妈回来了,爸爸偷偷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责怪爸爸,为什么不阻止女儿,反而还鼓励女儿站着尿尿呢?爸爸说,女儿好奇得很,不让她尝试一次,只靠讲道理她会听吗?与其让她一直好奇,不如就试一次,她下次再也不会好奇了。妈妈说,为什么不跟她讲清楚呢?女儿也应该知道男孩女孩的生理构造是不同的了,爸爸为难地说,我觉得女孩的性教育,应该妈妈做比较好,儿子的性教育,爸爸做比较好,所谓“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分寸感还是要掌握的。妈妈听了也觉得有道理,那么父母在什么时候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合适呢?
当孩子产生好奇的时候
性教育其实分为四个教育,第一是性别教育,男孩女孩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个群体的。第二是爱与生命,第三是情感和责任,第四是道德和法制,很多三五岁的孩子,都处于第一个阶段,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异性,并且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对陌生人的接触说不,并且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会产生性别混淆。而何时开始进行性教育呢?很多专家说多早都不算早,但其实还是有一个界定的,比如小女孩对小男孩为什么站着嘘嘘,小男孩为什么去男厕所之类的问题产生好奇时,就可以开始进行教育了。
当孩子撞到父母“糗事”的时候
孩子撞到父母的“糗事”,这种概率还是不小的,当孩子看到后,父母不要表现得惊讶和慌乱,更不能生气,心理学家表示,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越自然,孩子就更能养成健康的性心理,当孩子三岁以下,只是懵懂,父母可以安抚一下孩子,当孩子比较大了,碰到父母的“糗事”,他会产生两种想法,第一种是爸爸在欺负妈妈,第二种是父母如此亲密,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会觉得这是很讨厌的事情,父母要好好安抚孩子,让他知道这不是父母打架,这是爸爸爱妈妈的表现,让孩子慢慢接受,并且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当孩子模仿大人的时候
在《爸爸去哪儿》中,杜江的儿子嗯哼偷偷地亲小泡芙,这就是模仿大人的行为,杜江看到后就会对儿子说,你亲人家,经过人家同意了吗?然后问小泡芙,你生气了吗?得到否定回答后,杜江还是再次教育儿子,下次不许这样突然亲人家。而小泡芙的爸爸知道也教育女儿,“你跟他说,下次他想亲你,要经过爸爸的同意”,全程都是很温馨的画面,用这种轻松的方式让孩子知道,随便亲人家和随便被人亲都是不行的,两位老爸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做出了教科书式的示范。
性教育在孩子的人生中是不可或缺的,父母不要逃避和无视
生理即心理,一个接受过完全性教育的孩子,他长大后能够珍视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伴侣,一个人对待性的态度,也可以反映他的社会行为以及内在人格,而中国父母避讳跟孩子谈论这方面的问题,觉得这个问题他迟早会明白,殊不知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可能要走很多弯路,在明白的过程中,也会吃不少亏,还会严重影响学习和心理,这其实就是一层薄纱,说开了也就不会去好奇,父母正确的引导,会让孩子正确地看待很多问题,他的成长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