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麒麟社区抗疫一线最亮的“星”

2020-03-22   乌蒙视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打响。为了阻断病毒传播,许多人留在了家里,但还有许多人坚守一线,守护着每一扇窗后的万家灯火,守护着辖区的平安,其中就有社区的工作人员。

麒麟社区共有工作人员25人,女性19人,男性6人。在这场战“疫”中,6名男同志像老黄牛一样默默工作,任劳任怨,扛下所有脏活累活,他们功不可没。

老骥伏枥,勇担当。57岁的李大全是麒麟社区的综治副主任。他在社区就是一张“活地图”,人熟、地熟、情况熟,工作起来非常得心应手。每天和社区书记、社区民警一起,组成麒麟社区的“消防队”,去处理各种疑难危险事情。他任何时候都是冲锋在前,越是危险的情况,他越不会退缩,走访重点跟踪管理对象,告诫不配合工作的居民,卡点盘查登记,督导复工复产,处处都有他的身影,晚上他还参与卡点值守,他常说:“晚上不能让女同志值班,很不安全,再苦再累,我必须上。”


(图为麒麟社区副主任李大全开展复工复产相关工作)

每天早上,56 岁的尹祥林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辖区封闭围栏进行查看。总有一些不理解不支持抗疫工作的居民,为了自己方便,将设置的围栏破坏。尹祥林只要看到破损的地方,就会立即对其进行修补。寒风中,他被吹裂的双手顽强地打着膨胀螺丝,拧紧带刺的铁丝网,任凭被刺铁丝挂出血口子,也决不放弃修补围栏,只为了能防止病原输入,保护辖区居民的平安。修补完围栏,尹祥林又推着独轮车到各卡点运送补给,卡点的帐篷被风吹坏,宣传栏被损坏,他只要看见,就默默地修好,他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必须做好。”


(图为荷泉街道下派人员熊斌和社区工作人员尹祥林在修补卡点)

每天晚上,50岁的柳国宾,38岁的王光宪,31岁的王刚准时23点到卡点值守,一个沙发,一床受潮的被子,一台取暖炉就是他们的夜间值守装备,尽管天气依然寒冷,尽管打乱了日常的作息,连续一个多月值守夜班他们没有任何的抱怨,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柳国宾表示:“在这个特殊时期,身为社区的一分子同时也是一名男同志,我更应该完成好这项任务。身肩使命,定要担起责任,保护好每一个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希望在疫情结束后,大家摘下口罩,笑脸相迎。”

(图为社区网格员柳国宾在卡点值守)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王刚在卡点值守)(图为社区工作人员王光宪在卡点值守)


62岁的张保存是社区年龄最大的工作人员,每天坚持在卡点值守。修补围栏或许是其他的体力活人手不够时,大家都朝着他喊帮忙,他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就开始干活,默默地做着各项后勤工作。他说:“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能做的事情,尽管喊我。”

麒麟社区设置了 4个卡点,24小时值守。而卡点的夜间值守工作,全部由社区的6名男性工作人员和部分志愿者承担。正是他们“老黄牛”般的担当,才让19名“铁娘子”能安心奋勇冲锋,麒麟社区“新冠肺炎阻击战先锋队”的旗帜上凝聚着所有工作人员的心血和努力。每晚值守在卡点的男同志们,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抗疫战争中闪闪发光。



总值班:田维娟

值班主任:巫娜

责任编辑:张派睿 高永彦


作者: 周芋彤 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