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检查、解决停车难、警情下降…老茶馆老市场焕发新活力!

2019-10-30   天府双流

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杨柳河畔,百年老茶馆里弥漫着水壶蒸腾出的袅袅白烟,络绎不绝的游人三五成群坐在这里享受着老成都的那份自在和悠闲。

这一幅悠闲自在的美景里,让人难以想象以前这里还是个消防设施落后、周边车辆乱停放的管理难点。

如何让百年老茶馆跟上时代发展脚步,

将新管理融入老地方焕发新活力?

负责这一片区的双流区公安分局杨柳河派出所的民警和辖区群众都开动脑筋,纷纷出谋划策,将自己工作生活的一方土地管理得更加美丽宜居。

民警、辅警以温润如水的情怀,

解群众之忧、除安全隐患、化纠纷之争,

让群众安享生活

写出了杨柳河畔的新时代“枫桥”佳话~

老茶馆有新面貌

消防工作常检查 设立专门停车场

一直以来,坐落于双流区彭镇带着岁月气息和古朴风貌的老茶馆用自己独有的特色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建筑老旧,人却很多,老建筑的消防管理和大人流量给负责这一片区的双流区公安分局杨柳河派出所带来了挑战。

彭镇老街,集中于彭家场社区,有许多成片的木质结构老旧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消防工作最重要的是在于“防”。为了加强防范,提升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杨柳河派出所民警、网格员每月都要在老茶馆周边开展多次消防安全巡查。今年以来,派出所组织民警、社区干部、综治队员、企业和茶馆负责人共开展消防培训5次、消防演练2次。

将日常防火安全意识根植群众心中,

提升群众的紧急灭火技能、逃生技巧,

提升社区微型消防站参与火灾抢险能力。

由于人流的增多也带来了大量车流,交通管理也成为老茶馆周边管理的一大难点。

今年以来,杨柳河派出所对老茶馆周边秩序开展了集中整治,临时设置了2个停车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停车乱象问题。此外,杨柳河派出所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计划在老茶馆附近修建一处大型停车场,切实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投入使用后,还将设置路桩,禁止社会车辆进入老茶馆周边的道路,避免因道路狭窄、人车混行易诱发的交通事故。

消防隐患没有了,

车辆也能安全规范停放,

前来老茶馆喝茶、

玩乐的游人和市民也更多了。

老市场展露新颜

警民共同参与管理 群众生活更安心

柳河农贸市场位于彭镇燃灯社区,面积约67.8亩,拥有摊位497个,从业人员多、消费人群大。

为了让群众的生活更安心,杨柳河派出所把该市场作为治安热点部位,积极发动群防力量进行联合整治。“把农贸市场的秩序规范好了,治安防范方面的难度也就低了。”杨柳河派出所副所长杨钊介绍。派出所从人防、技防两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

人防方面,为提升市场治安防范水平和能力,派出所定期不定期组织社区综治队员、市场管理方,与派出所民警、辅警一起进行安防培训,提升治安防范能力和水平。每日上午群众消费高峰时段,杨柳河派出所部署3名警力、综治队员6人、市场管理方12人佩戴红袖套在市场及周边开展巡逻,共同参与市场治安防范。

技防方面,针对市场内较为老旧的监控设施全部组织进行更新换代,首批27套电子监控全面上岗。据统计,今年以来,农贸市场及周边的总警情较往年同比下降25%。“不只是民警,市场管理方、综治队员也一起参与到市场管理工作中来,出谋划策点对点实际解决商户和市民的问题和诉求,我们在这里摆摊更放心,市民来采买也更放心了!”市场商户张先生说。

曾经市场临街搭建了68个铺面,占道经营,时常造成交通拥堵。经多方沟通协调,目前,占道铺面已全部拆迁,基本可以满足三车通行。同时,在原来铺面占地建成容纳47个停车位的停车场,更加方便群众办事。

民转刑案件零发生

准确把握、分类处置矛盾纠纷

伴随着彭镇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征地拆迁等进程,近年来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杨柳河派出所在把握新形势下各类矛盾纠纷特点后,全面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大化解,确保辖区社会治安形势的良好。

对于矛盾纠纷的处理和化解,杨柳河派出所主要采取分类处置措施。首先,全面评估和研判各类矛盾纠纷的风险程度,按照“可化解、可稳控、可激化”进行分类处置,按“一人一策、一事一策”明确化解措施,切实做到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对家庭、邻里纠纷根据情况向社区通报,由社区民警及社区民调委员一起共同对纠纷进行跟踪,监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并通过情绪疏导等方式避免产生新的矛盾纠纷。

发生影响较大纠纷事件时,由派出所、政府综治办、司法所等组成联合调解小组,对纠纷事件进行调解处理。对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及时向镇党委、政府进行报告,落实源头治理责任,主动协助进行化解、稳控。

今年以来,杨柳河派出所共化解纠纷317件,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关于我们

主 编:鹏 哥

编 辑:佳 佳

新闻来源:成都日报、空港融媒

主办单位: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