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
《说文解字》里说:“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
《考工记》也说:“东方谓之青。”
《释名》解释:“青,生也,象物之生时色也。”
荀子在《劝学》中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周礼·秋官·职金》中提到“青”:“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
青的出现,源远流长。
-
南陌高山碧,东方晓气青。
“青”为天地最初之色,乃东方之天色,
晨起,东方泛白,之后为青,
再由冷到暖,由清微淡远至光芒万丈,
是每日天空的第一抹色彩。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
青山绿水,是自然之美,
是万物复苏,百草新生,欣欣向荣之象,
青,象征着自然,也象征着生命。
《诗经·卫风》:“瞻彼巧奥,绿竹青青。”
用“青”字,来形容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
清明踏青,乃古时旧俗,由来已久
此处“青”,指春季,亦有生命之意,
据《礼记·月令》载:
“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
可见踏青之俗,早在西周就已形成。
皇帝携众臣,去郊外赏景迎春。
-
青,被自然赋予了时间的象征,
与自然密切相关。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
宋代陶瓷发展鼎盛,名窑层出不穷,
最为稀罕的,应属柴窑,
可惜流传真品寥寥无几。
据记载,柴窑呈天青色,如晨时天色,日光初现,
色泽靓丽,釉如明镜,胎薄如纸,声色悦耳。
专供皇室,极为珍贵。
-
也有耀州青瓷、汝窑青瓷和龙泉青瓷,
质地细腻,花纹别致,色泽纯净,
远观瓷器整体,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
青色瓷自唐代起,便因其内敛含蓄,深沉优雅之美,格外受到世人喜爱,
有诗赞曰:“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
古有四神,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镇守四方,代指方向。
青龙是东方的灵兽,它指代东方,
“东方青气,属木,主春季”,故为四神之首。
而“龙”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皇权,
冠以“青”来象征东方之灵兽,
说明了中国人对青色的重视,以及青色的高贵。
-
扎染,是盛于唐宋时期一种染色工艺,
主要染料来大自然,
是寥蓝、板蓝根、艾蒿等植物的蓝靛溶液,
经过加工染制,然后晾干,
变幻出梦幻的靛蓝与班驳的白色图案。
-
印花效果美轮美奂,时而如泛着涟漪的清波,
时而如波纹滚滚的巨浪,蓝得浓烈、白的纯洁。
蕴含着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
-
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
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青子,为果名,做橄榄,可食用、可入药。
初食有涩口之感,但再入口回味,可尝清甜之味,
似“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一般,
有苦尽甘来之感,是为名贵果品。
-
青是雅致的,是需要品味的,
青的美不是浮在表面的,要细细体会,
才能读懂它的美,和它的雅。
青出现在方方面面,它是平淡的,
平淡的或许被忽视,但它所携的那份意境,
永不会被有心人所忽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5oKDW8BMH2_cNUgD2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