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买基金就是把钱交给别人替自己炒股,你都不知道基金经理都买了啥,炒的好不好投资者都得交管理费,还不如自己去炒股,至少盈亏自己能够明明白白的。
基金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不过凡事要找本质,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啥?就是收管理费,这是基金公司最主要的盈利点。
管理的基金规模越大,可以收取的管理费越多,这是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所以基金规模越大理论上基金公司赚的越多,基金经理的个人收入也越多。
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强不强对基金公司的收益影响大吗?并不大,影响最大的还是基金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实际上是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好收益的。
努力把基金收益做上去了,基金经理的收益不会因为基金收益变多而增加。基金规模不大金经理能够拿到的收入也不高,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
当然有人会说,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基金经理把基金收益做好了,投资者看得到利润自然就会来投资了,也能增加基金规模啊。
事实上基金经理们也都是这做的,大家都在拼命的做业绩,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但是这种拼业绩的方式还是为销售做服务的,还是为了快速做大规模,不能持续。
这时候容易出现要涨大家一起涨,要跌大家一起跌的局面,谁也不敢落后,大家基本会采用同样的投资策略,就像追涨杀跌的散户一样。
像现在大蓝筹涨得好,明知道估值很贵了,我买不买?大家都在买的情况下,我也得买,如果我不买基金收益立刻就会落后于别人,投资者就会赎回我管理的基金,买入别人的基金。
近期市场推出了浮动费率基金,这种基金值不值得投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浮动费率给基金带来了哪些影响。
浮动费率基金就是管理费是根据基金业绩变动的,不再像之前那样不管业绩好坏都收一样的钱。
比如原来一只基金的管理费每年是0.5%,改成浮动费率之后管理费会在0.2%—0.8%(具体数字看基金公告,这里只是举例)之间浮动。这种收费方式对基金经理的激励就不同了,即使规模不变,基金收益增加,基金经理收益也可以增加,这样是对基金经理能力的一种肯定。
浮动费率和传统收固定管理费相比好处就是改变了对基金经理的激励方式,从这一点上来说,基金经理有动力拿出时间做基金业绩,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
因为业绩提升,基金经理是可以直接拿到回报的。这样一来基金经理的利益和投资者利益就捆绑在一起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浮动基金还是对投资者有利的。
但是,我觉得浮动基金的收费模式对投资者来说还是不够友好,应该设置成基金不赚钱就不收管理费才好。
零费率基金不是没有,目前海外已经有很多指数基金做到了零费率。
不管是零费率还是浮动费率,投资者以前不知道该怎么选,现在还是不知道该怎么选。
以销售佣金为导向的销售模式下,即使有好的基金,业务人员还是会去推销“最赚钱”的那只基金。
要改变这种现状,真正把投资者利益放到第一位,需要改变销售模式。国外的经验是发展第三方独立投顾,我们也开始尝试做投顾了,不过目前看来还不够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