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为什么说“大暑宜雨不宜晴”,你那今天下雨了吗?

2019-07-23   科技农场

点击右上方红色字体关注,我们一起助力三农!

今天是7月23日,大暑。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是为之大暑。

大暑时太阳位于黄经120°,一般在三伏天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温度最高,同时燥热难熬,大暑时节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闷热难耐。人们对大暑也是格外的重视,古人就总结了很多有关大暑的经验、谚语等。

“大暑宜雨不宜晴”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大暑时节下雨会比晴天更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这句俗语只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另外还有一句俗语“大暑日当头,农民愁白了头;大暑连阴雨,秋后满囤谷。”根据这句俗语就很好解释了。

大暑时节之所以下雨比晴天好,是因为大暑如果晴天暴晒的话,收成很容易不好,相反的如果阴雨连天的话,则就会“满囤谷”,谷粮满仓。

大暑时节气候干旱燥热,这个时候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时节,并且很多庄稼正是大量需水的时节。东北、西北地区的玉米此时正是开花抽穗的时期;华北地区的玉米也正是拔节需水的关键时期;同时,南方的稻谷也是一样。所以说,这个时期不仅仅是最热的时间,也是农作物大量需水的时期,这时候的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时,除了作物本身处在需水阶段以外,此时的温度也是极高的,田地里面的水分蒸发快,极容易发生旱情;天气温度过高,长时间太阳暴晒也容易使作物发生灼伤减产。此时如果“连阴雨”的话,则缓解了旱情,并且天气温度不至于过高,水分又充沛,是最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因此,此时正是亟需雨水的阶段,第一此时正是作物生长水分需求比较大的阶段;第二为了防止旱情;第三是为了防暑降温。

“冬病夏治正当时”注意保暖!

除了大暑的雨以外,小编还要给大家提个醒。此时环境闷热难耐,人体毛孔扩张,此时寒气极容易入体。所以大家在享受风扇、空调给大家带来的凉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并且古人还总结过一句话,叫做“冬病夏治正当时”,因为冬天多为严寒导致的病症,此时温度极高,正是治疗冬寒之病最佳的时节。

好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更多热点资讯欢迎关注科技农场!我们这里不仅有节气时令的解读,还有实用的种植技术,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