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几年前曾经和一位同事兼好友聊天;他说,有时家里的父母给他打电话,问他在公司是做什么的?累不累,他告诉我,真的没有办法将真相告诉他们。
小李,是一个211学校的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一家钢铁制造业的大型国企搞电气调试。
他告诉我他以为自己已经研究生毕业了,不需要再去一线那些脏累苦的地方了;没想到现实如此残酷,来到工厂后,很多现场施工的俄工作,他虽然不需要每一件施工的工作都需要亲手做,可是现场环境的恶劣,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他那身经常清洗的衣服也留下了很多洗不掉的油渍。
这个问题让我很思考了很多,我当时所在的国企规模很大,每年都会从大学招收收近千人,然而,5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都会在一年以内辞职,另外20%会在3-5年内辞职,只有剩下的30%才可以算是彻底留下来。
3-5年内辞职的原因多是没有在该企业里得到重用,类似我当时就是,或者因为职业规划有了一些改变。
真正的辞职潮是在第一年,很多人都不适应工厂的“恶劣的条件”。我指的“恶劣的条件”不仅局限于工作环境,还有工资水平,社会地位等问题,甚至更深一层就是人生目标是否有机会实现等等。
很多大学毕业生包括我在内,都会经历过一段内心理想和实际条件存在重大差异导致内心出现落差的心态。
我不是一个专门研究教育心理学的,也不是一个哲学家,所以没有办法评价这些人的想法和做法是否正确。
我只是想将一个电气工作的实际状态和情况告诉大家。
自从搞电气后,生活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与不搞电气那会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有啥不一样,我们来看看。
一、穿着
搞电气前,一位天天穿的是西装革履。
理想的工作服也是西装领带。
搞电气后
工衣,工服、胶底鞋
还配安全帽
工具从不敢离身,使用电笔比使用油笔的时候都多。
二、喝什么
搞电气前
一位可以天天在办公室喝茶叶
偶尔没事和朋友整点小白酒
搞电气后,工作再忙了,没空喝茶。
有时整点红牛配枸杞,加班也能保身体
而以前白酒也给忌了,虽然8小时工作制,但需要24小时待命,不知道什么时候设备坏了。
三、谁最重要
搞电气前;父母最大,吃喝第一,游戏最亲!
搞电气后;项目最大,点检第一,设备最亲!
四、夜生活
搞电气前
跟朋友聚聚餐
跟女朋友看电影
搞电气后
时刻待命。
五、假期怎么过
搞电气前
会会朋友
陪父母或者女朋友出去旅游
到处走走
搞电气后
略过,飘过
不是加班在做方案设计
就是在车间里赶订单
六、夫妻关系
搞电气前
买菜我来
扫地我来
做饭我来
。。。
对女朋友点头哈腰
自从搞电气后
女朋友心疼我
端水给我洗脚
不用我做饭
让我早点睡觉
明天要早起
。。。
以前没享受的待遇都有了
七、收入
搞电气前
我以为,工作时家近活少钱多
搞电气后
一顿操作猛如虎,工资不过两千五。
八、社会地位
搞电气前
我以为是;作为技术人员理应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尊重。
实际是;每个人都是领导都可以对我下达指令。
电话更是不敢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