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上的家》:女性生育后的三重困境,请别再给自己施压了

2019-06-27   射手座恶魔

《坡道上的家》豆瓣评分9.1,被誉为是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最佳宣传片。

没有比这部日剧更能体现夫妻日常的琐碎和可怕了。

简值是一部婚后记录片,每个已婚妇女都能在其中找到血泪的共鸣。

那些已经过去的痛苦,也许我们只是封存了,但并不代表会忘记。

看完后心情太过沉重,有些话不吐不快。

有些家庭真相,还有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仍然在痛苦,却不知道根源是什么?整个东亚的家庭氛围都是基本相似的,都很压抑。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一直在提倡坚强、忍耐、无私、奉献。

一、母亲也是普通人,睡眠不足真的会让人崩溃

第一次知道做了母亲也会厌恶自己的孩子是在我20岁时,听我一位好友说的。

她的姐姐温柔美丽,却因为月子里,每夜宝宝都啼哭不止而性情大变,有一天晚上,宝宝半夜又开始哭闹不止,她姐姐怀抱婴儿怎么也哄不好时,彻底崩溃了,一把拉开窗户,要把宝宝放在窗台上。还好被她妈一把拉过来,抢回了孩子。



然后姐姐哭得直把头往墙上撞........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我震惊之余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朋友说,孩子太闹了,她姐是太累了,一天也睡不了几个小时,她姐平时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

我那时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无法体验到睡眠严重不足的那种痛苦。

后来当我有了孩子,每天人不人鬼不鬼抱着哄睡不成功的娃,每天三更半夜肩膀发酸,头脑象块木头,抱着娃在房间里不停的踱步,从歌谣到诗经,从流行歌曲到最后的轻声哀求,累得想死的时候,我突然脑子里闪现出了契科夫小说《渴睡》中的十三岁的小保姆,她白天没有一分钟是闲的,晚上还要摇娃娃,哄娃娃睡觉,可娃娃一直不停得哭,她整夜整夜都睡不了觉,她太想睡了,刷雨鞋的时候,想要自己变小,钻里雨鞋里睡一觉,削马铃薯的时候也几乎睡着,只要空闲一秒钟她都想睡,可是她总是没有机会睡,凶狠的老板娘一直不停的让她做事情,突然有天半夜她意识到,让她一直不能睡的原因是----这个不停哭闹的娃娃,她木然的脑子里奇怪自己怎么现在才想到原因?然后就......掐死了娃娃,不到一分钟,她就睡熟在地板上了。



一想到那个黑暗的结局,我心差点跳出来,我瞬间想到了20岁时朋友的姐姐,那个崩溃中要把小孩放到窗外的女子,那一夜,我抱紧孩子,提醒自己,不要疯啊!你真崩溃的时候,连个拉你的人都没有,孩子很快就会长大的。

第二次知道母亲也会发疯,会暴怒,会失态到崩溃是看巩俐演的《漂亮妈妈》。她独自抚养一个天生失聪的小孩,她用极大的耐心教孩子发音,吐字,说话,为了给孩子买一个新的助听器,她下班之后骑着三轮车风雨无阻去送报纸。可是有一天,她冲着小孩大吼:你说我能去哪儿?我能去哪儿?我带着你这样的孩子我能去哪里?!!小孩直接被吓蒙了,吓得都不敢哭。

当时的我还太小太无知,看到这里我就关上了电视,我看不下去了。心想,怎么可以冲小孩子发这么大的火,小孩子天生失聪已经够可怜了!

那时的我无知且双标,以为母爱就是伟大的,神圣的,身为母亲,面对孩子时,是不可以失态的。

可是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才真正懂得了艰难,每个孩子在睡着的时候,都是最可爱的天使,可一旦醒来,有的时候真的是让人抓狂到无语和崩溃。




二、女性陷入的误区:社会过于强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这给了女性极大的压力。


女性在生育孩子人最容易陷入的第一个误区:母爱是伟大的,神圣的,无所不能的。

所有的育儿书上几乎都在说,如果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得不到无条件的母爱,他(她)们长大后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轻则影响婴儿身体发育,长大后可能会情感失调、命运多舛、严重的还有可能会是反社会人格,杀人犯,吸毒,成瘾者,要是有女儿那就可更可怕了,如果母亲没有当好榜样,夫妻关系不和,女儿长大后可能也会同样婚姻不幸福,遭遇家庭暴力或者冷暴力。

一个人生活中的所有毛病都和他的母亲有关。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深信不疑。周围的妈妈们也是一样。

所以我们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懈怠,生怕自己成为不了一个好妈妈,即使再苦再累,只要是对孩子好,再辛苦也值得,不会就去学,去看书,去查资料,去学着做一个合格的妈妈。

直到很久以后,我彻底从阴影之地走出来后,回想起那些日子,真的很想笑,为什么我们在当妈前的二三十年里,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我们还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好象我们只是生了一个孩子,就成为了一个新的“恶魔”,我们是孩子们未来一切不幸的根源,我们是孩子未来潜在的“扼杀者”和“阉割者”!老天!我们真的有这么能耐???




只过于强调母爱的无私和重要,那么受人尊敬的父亲们呢?

有孩子前三年中,夫妻关系是最紧张的。

孩子刚出生的一个月里,我家队友兴冲冲的洗了一周尿布,半夜起来冲了几回奶粉,从此之后每次聚会都会用心讲述他作为一个慈爱满满的父亲形象,是如何为孩子把屎把尿喂奶的,引是周围女同事一片赞叹,纷纷夸赞,同时吐槽一下好老公都是别人家的。

这个时候我总是很尴尬,你戳破他吧,人家毕竟确实干过,虽然次数屈指可数,可也不能不给人家表现的机会。你由着他吧,真的是一口气堵在心里,敢情那动不动就说“快把孩子抱走,别烦着我”的那个人,这会儿在这里大放厥词,真的很气。



没多久之后,可能是在聚会上意识到他太过于优秀,而别家丈夫都不管孩子,他严重被我洗脑了,吃亏了,所以之后加班格外多,究竟是真加班,还是借加班之名打游戏,躲清闲这是个未解之迷,我也懒得追究了。

这个时候,基本就是丧偶式育儿最严重的阶段,而这个时候,女性会很容易陷入另一个误区:

三、想尽全力保持外貌,拼命学习夫妻沟通技巧,拼命维护家庭关系。


基本这个时期是各类情感博主大放异彩的时刻,诸如:如何提高外表的吸引力,如何让自己保持魅力?夫妻关系是需要经营的,聪明女人必须知道的五件事,这样和老公沟通,一定你要什么,他都答应!你们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

书、课程、情感群,一个都不能少,看着群内学员们纷纷表示,自从学了某某老师的沟通技巧,现在和老公关系如同蜜里调油,诸如此类。



女性在继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好母亲后,又重新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妻子?

有没有因为照顾宝贝,而忽视了丈夫的需求,让他在这个家找不到存在感?有没有过于强势,没有维护丈夫的自尊心,有没有疏于自己的外表,看起来邋里邋遢,而不再是那个精致迷人的妻子?

这些曾经让我也迷惑过。因为我深信对孩子来说,原生家庭非常重要,我想要给孩子一个健康、和睦的家庭。几乎所有的女性为了孩子,为了改善夫妻关系,都愿意主动去参与学习和改变。

然而,这些是事实的真相吗?

很长时间内,我都想不明白,怎么能做到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

这些情感博主的话,看上去都没毛病,可怎么总是觉得有哪里不对?

当我对着镜子练习了半个小时之后,这特么简值是不让人好好说话啊。

每说一句话,都要照顾到男人的骄傲和自尊,要不带情绪,也不能音量过大,还要委婉的提出不同意见,这样的结果就是说话七拐八绕,原来我除了要当奶娃的老母亲,干家务的保姆 ,逛菜市场的大妈,还要瞬间精分成语气娇滴滴的女秘书。

但在当时,在那种评价体系下,在那种语境之下,我真的以为是我的错,是我做的不够好,是我确实没有打理好家务,没有管理好自己的身材,没有成为一个贤淑的妻子。

是我没能拥有经营婚姻的能力。

比这更痛苦的是,谁都可以来评价我,我找不到一丁点儿自己存在的价值感。




每次回双方老人家,我都很纠结,我自认为不是那种小心眼的女生,可是每次回去,总感觉像是一场对我前段时间育儿成果的评判大会。

那几年,是我衰老最快的阶段 ,又疲惫又憔悴。

一直到那个春节,我一个人忙前忙后的准备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次旅行,因为孩子只有一岁多, 所以需要准备很多东西。

记得很清楚,大年三十下午四点,安顿好孩子,队友在家看着孩子,我一个人出来去超市,街上没什么人,雾霾很严重,天空也很灰暗,远远的看见一辆大货车开过来。

在离货车越来越近时,我突然有个念头,冲过去,冲过去,身体会被甩出很远,但是落下去的时候就结束了,结束了,就不用这么累了.......

当我意识到这是个自杀的想法时,我正站在横穿马路,货车刚刚从我身边不远处开过。

这仿佛是道闸口开了一条缝,此后洪水喷涌而下。那天我在马路边哭成了个傻子。

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有太多的情绪被压抑住了。




原来我也曾想过自杀,想过离家出走,甚至一度不敢去阳台,怕自己忍不住会跳下去。



我太在意外界对我看法和评价了,我太执著于要去做一个好妻子和好妈妈的人设了。

而忘记了自己,我的快乐要是我自己选择的,而不是别人给予的。我的快乐不取决于任何人,只取决于我自己。

婚姻需要经营吗?我现在的看法是,不需要。

如果是好的亲密关系,两个人都是成熟的个体,当然是允许别人做真实的自己。

如果不充许别人做自己,那么只是互相折磨,再去苦心经营也无用。

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夫妻之间互相进行权力争夺的战争。

了解了这一点,就会对那些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指责和评判了然了,其实那只是一种想用来控制对方的手段,想要表达的是谁是老大。

这不过是在现代婚姻中,夫妻之间对于欲望和家庭内部权力之争中不断来回角力,争夺的样子。

我至今还活蹦乱跳的活着,感谢我的敏感救了我。

也得益于我终于意识到,任何时侯都不可以压抑自己的情绪,照顾好自己,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就算掌握再高明的沟通技巧,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压抑自身的需求为前提,那么抑郁是迟早的事。

但在长达几年的这段经历中,有一部分的我碎掉了,然后内心有些新的东西被重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