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是该系列第41篇文章,正式开始写彩色照片的综合调色。今天来做例子的是一张夜景照片,我为大家展示从想法到实践的整体修图思路,本次我使用的RAW格式文件,所以直接在Camera Raw中进行演示,你可以在Photoshop中使用“滤镜>Camera Raw滤镜...”完成同样的操作。
软件版本:Photoshop CC2019/Camera Raw11.3.1
调整难度:5(10为最高)
这是一张在雨夜的照片,拍摄于日本横滨的野毛,街灯是暖色调的,环境虽不无清冷,但是整体色调没有什么对比,整体气氛很平淡。作为一个上班族,这哥们正要推门走进一个小居酒屋,也许是与朋友约好了二次会,也许去寻找灵魂的慰藉,嗯再往下我就不多想了。总之,外面很冷,屋里很暖,带有希望和归宿感,所以后期处理时,我打算用非常简单的冷暖对比,希望外面的世界冷一点,而门的区域暖一些。
具体操作
01 基本调整
把照片在Photoshop中打开,因为我使用的是RAW格式文件,所以Camera Raw会自动弹出,这时候我先讲照片剪裁, 把画面调正,然后在基本面板中调整。我把色温设置为3100,让照片整体偏蓝,然后设置曝光+0.40、阴影+24、白色-100和黑色+22,最后把饱和度调整到+15,突出颜色。
02 渐变滤镜
在【1】处点击渐变滤镜图标(倒数第5个的长方形),然后将鼠标放在画面中间偏右的位置,按住鼠标左键向左拖动,建立【2】处的渐变滤镜,此时绿色线右侧完全受到滤镜影响,而绿色和红色线之间是渐变效果,红色线以外不受到该滤镜影响。在【3】处可以调整这个滤镜的参数,我主要把色温设置为-54让这个区域更蓝,然后曝光减少到-0.35,纹理和清晰度增加到+100和+30,并降低饱和度到-23。
在照片左侧,也建立一个类似的渐变滤镜,让这里也变冷一些,其实就是色调变蓝,饱和度变低一些。现在照片的整体气氛有了,整个场景的感觉明显比显得比刚才低了几度。
03 暖化中央区域
刚才我们用了渐变滤镜,现在来一个径向滤镜,也就是给照片中某个区域画个圈,然后调整圈里(或者外)的参数,也是一种常用的局部处理。在【1】处点击径向滤镜图标(倒数第4个圆形图标),在【2】处将菜单拉到最下面在效果中选择“内部”,然后在【3】处画面上拖动鼠标,建立一个圆圈,然后在【4】处调整参数。我把参数设置为色温+25、曝光+0.90,并增加了饱和度为+30,表现力方面,选择了纹理+20、饱和度-39的参数。
04 整体调整
照片大体处理完毕,现在我点击工具栏做左侧的放大镜图标,回到Camera Raw的基础面板,在图标为fx的效果面板中,将剪裁后晕影的数量设置为-24,压暗死角,进入曲线面板的点曲线子面板,进行以下操作:RGB曲线进行经典复古处理,将左下角提起来。红色曲线建立轻微S形曲线,而蓝色曲线稍微下压。完成了调整。
涉及的工具
刚才的例子里,除了我们熟知的曲线和基本面板中的工具,还涉及了径向滤镜和渐变滤镜讲个工具,这两个工具是Camera Raw中非常重要的局部调整工具,它们可以在画面上建立一个选区,然后对这个区域进行局部处理。我在很早的时候写过这些功能,大家可以查看链接看看径向滤镜的文章,渐变滤镜跟它很像,与它们同级别的工具还有调整画笔,当然现在软件有一些变化,不过这些文章依然帮你全面理解工具:
了解了功能,你还可以进行更多处理,比如利用径向滤镜处理外部的特点为照片添加不规则暗角,或者是给照片中为一个光源——灯泡添加光晕、单独处理人物以及提亮地面等等。 用好这些局部处理工具,可以为你的创作增加极大的自由度。
学习更多Camera Raw知识
嗯,此处是广告。我的书《Adobe Camera Raw摄影后期完全宝典》已经印刷7次了,其中详细讲解了关于Camera Raw的各个滑块、面板和工具的功能和操作,并配有实例,目前这本书除了少数更新的功能没有(比如纹理功能和滤镜里的遮罩范围),依然是一本覆盖了Camera Raw全功能的工具书,而且还提供全部例子的原图下载,如果你想学习后期,买一本看看吧!
点击了解更多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