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土的土桥,露天集市粗放好逛

2019-12-16     成都Big榜

“土桥”,名字不够洋;有铁路,有大片废墟上种菜的空地……土桥周围的环境也不够洋。就是这样的土桥,至少拥有三个成都人一听到起就“哦”的存在。


交警六分局,在土桥,出金科北路地铁站不远就是;


在交警六分局斜对面,附近的几家卤菜,用材和味道都堪称“绝”;


土桥的场镇,搬迁后集中在一个连三合土都没有的空坝子上,依旧远近闻名。逢单数的时候,好多娘娘些要来赶场。



第87期

土桥


土桥是有名的大场,场镇上以前老房子不少。



老铺子卖的东西,也还是十多二十年前的那些竹器、木器,以及锄头之类农业生产工具。




除此之外,就是几家卤菜。唐家寺卤菜更为出名,当天排队最多的是顺记腌卤。烧卤的鸭鹅牛肉,红油拌过的兔丁,时不时都能在开往市区的公交车上遇到拎着大包小包的人。



慕名而来,到土桥买牛肉,那是因为味道;不远处碎砖块铺就而成、坝子上的蔬菜鱼肉,值得一买,因为摊位费管理费都更为低廉,商贩卖得低,也有赚。


这更像是一种自发形成的集市,承接了以前土桥巨大集市上固定的、流动的商贩,并且广受欢迎。



五六年前的土桥农贸市场在全兴酒厂的隔壁,因为规划和火车铁路建设的缘故关停。那时,过铁门下一个坡才是有好几个钢结构大棚的市场坝子。附近则是拥有众多租客的自建房和务工人员子弟校。


我特意过去看了一眼,沿街的那排平房还是没变,炒菜馆子依旧没搬家。当年卖菜卖肉的位置,现在则成了种上菜的待开发地块。



集市不会因为拆迁而中断,搬到铁路下面卖过一段时间,像野草一样,又在现在这块坝子上绽放,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附近有新规划的室内菜市场、益民菜市,仍是坝子上的生意很为火热。



资中的椪柑,十块三斤,大哥吆喝,如果是资中老乡要买,打五折。回复了一声“爱媛5元1斤”,小哥又开始埋头吃鸡。


以为早已下市的石榴,仍然在土桥存在踪迹。一块一斤,“一个卖不卖?”大叔回答,“怎么不卖。”要买的大娘选了一个,也客气,“我都不用你给袋子”。



石榴随便开,是烂的不给钱,不红也不给钱。贩卖鱼的区域,女人轻快捞起鲫鱼,“这条要得不?”“要得。”然后她就顺手将鱼扔在地上摔晕过秤。


敦笃的男老板则拿起一条四五斤的大白鲢,开肠破肚切成片,动作迅速到像2倍速。



在另一片肉类的区域,每家摊子上都挂满肉,围满人。都心知肚明价格涨了,也都还是要吃。看起来丝毫不受价格影响?错。


一位大姐预备称能够装两包香肠料的肉,还差一点。老板娘伸手拿了块半肥半瘦的,还没放到秤上就被大姐一家截胡,“太肥了嘛。这块肉,你从这个位置给我划一坨”。


她指着纯瘦的那块。瘦肉比肥肉值钱。



白酒买一斤送一斤,营养粉的摊子众多人等着打。一位卖芹菜的大叔今天又遇到熟人了,“你们分房子没有喃,拈得几楼喃……XX他们拈的四楼,怄都不好怄。”这些人确实是周围居民,真资格的贩卖自家种的蔬菜。



买了儿菜,爱媛和石榴,离开市场前我又环视了一圈。


距离这块坝子,近一点的位置是两三片老式厂房,再远点是二十多层的商品房。土桥的这片露天集市,粗放,生机勃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qTMEm8BMH2_cNUgF8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