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20年,皇帝名字很耳熟

2021-01-31   趣说历史观

原标题: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20年,皇帝名字很耳熟

说到中国最厉害的皇帝,可能我们一般都会说是“秦皇汉武”,因为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可能就会想到“唐宗宋祖”。但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皇帝真的是这几个吗?外国人对此看法就跟我们不一样: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20年,皇帝名字很耳熟。

这个皇帝的名字大家很熟悉,他就是隋文帝。因为唐朝的原因,隋朝整个朝代在中国的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王朝,也是最被低估的王朝。我们一说到隋唐的历史,都会说李世民如何的雄才大略,都会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等,仿佛隋朝就是一个并不存在的朝代一样。实则不然,其实隋朝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朝代,尤其是隋文帝,更是一个被低估的皇帝。

隋文帝杨坚出生于541年,他是北周军事贵族家庭出身。当时的天下已经混乱将近400年了,从公元200年左右开始,基本就没有停止过战争。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大乱世、大分裂。军阀们为了生存下去,给老百姓增加了高额的税赋,老百姓苦不堪言。像杨坚这种军事家族,虽然在这400年里能够长盛不衰,但是想要改变天下的大乱局,却很难。

根本原因在于,此时的天下,不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人口基础,或者文化基础,都被军阀打得稀烂的,谁也别想统一天下。因为统一天下意味着这些军阀们必须把大多数到手的利益给交出去。杨坚就是在这种时候统一了天下,因此他在统一天下方面的水准,应该是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

不过,天下统一了,也并不是那么好治理的。一方面,隋朝国外还面临着无数的外敌:突厥、吐蕃、高丽等强大的帝国,土地广大,历史也比较漫长,技术上也不落后,他们都对隋朝虎视眈眈;而另一方面,国内的几大军阀集团都希望自己能够拿到更多的利益,希望自己在蛋糕上切下最大的一块。

对此,隋文帝采取的手段可谓历史上数一数二。他既没有像秦始皇那样采取暴烈的手段强行糅合六国,也没有像晋武帝那样放纵分裂。隋文帝一方面稳住他的基本盘——陇西军阀,另一方面又拉拢南方世家大族集团,使得分裂了400多年的南北方得以正常的融合在一起,军阀集团又受到了一定的制衡。

与此同时,他对待外敌的手段,也可谓是历史上最高明的。他没有像汉武帝那样直接派大军前去与突厥交战,而是用各种办法分裂了突厥,然后鼓动突厥互相残杀,他则在双方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补刀”。隋文帝的做法,使得隋朝百姓尽可能的避免了战乱,但是又轻易的消灭了敌国。就这一点来说,他在皇帝当中排第一是毋庸置疑的。

后来的李世民虽说是“贞观之治”,但其实也是四处打仗,国力消耗是比较大的。只是因为他把打下来的“蛋糕”都分给了军事贵族,所以没人骂他“穷兵黩武”而已。而隋文帝这种稳稳地把敌人扼杀于萌芽之中的手段,才是真正的“老成谋国”。与此同时,隋文帝还大力进行各种改革。

他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遏制土地兼并,使得耕者有其他,让古中国快速“满血复活”。同时他清理全国户口,严厉惩罚大家族隐藏户口来偷税漏税,使得隋朝的自耕农经济非常的繁荣起来。同时他还与民休息,提倡节俭,让老百姓从400年的压榨当中得以喘息。因此很快隋文帝手下中国人口达到了一个历史巅峰。

隋朝大业五年,人口达到了907万户;而唐朝的巅峰李隆基时期也不过是891万户而已。隋朝给后世留下的不仅仅是人口红利,还有巨大的粮食红利。据史书记载,当时隋朝储存的粮食可以供整个隋朝使用50年以上,隋朝亡国后唐朝光靠隋朝的粮食,就吃了20年。而隋朝国库里的银子则多得放不下,为此隋文帝还特意下令减免民间税赋。

作为当时最大粮仓含嘉仓,在1971年的时候居然被人们无意中发现。此时人们打开这个隋朝的粮仓,却发现里面仍然装着大量的粮食——唐朝20年也没有吃完这里面得粮食。如此,足以可见当时隋朝有多么的强盛了,须知古代民以食为天,手里有粮,打仗就可以稳当的与对方耗时间,对方必败。

因此,2001年的时候,西方学者在100位伟大帝王的排行榜当中将隋文帝高居秦皇汉武之上,位列中国皇帝的第一名。隋朝也因此被称为历史上最被低估的一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