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晋江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晋江市委党校会堂举行。
晋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洪于权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小编这就 “花式” 带大家走进晋江人大,去了解了解,
他们过去的一年,他们未来的一年...
首先!一张 “数据图”
带你跨越晋江人大的2019年!
数据看得一脸懵的小伙伴们
不要着急!
小编可是“有备而来”的,
接下来为大家献上,“一词秒懂”系列晋江人大2019!
关键词1:突出政治主导
这一年,晋江市人大常委会维护核心,一心向党,在依法行权中突出政治引领、扛起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紧绕“三大任务冲刺年”、“城乡环境整治攻坚年”活动,统筹谋划世中运筹办、人居环境整治、实体经济发展等监督议题,保持一线状态、展现一线作为、发挥一线作用,始终做到与市委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步调同频。
关键词2:突出发展主题
这一年,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晋江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紧跟改革步伐,检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6条措施落实情况,深入调研产业转型升级和惠台政策落实情况,联动监督行政审批提质提速,推动形成“亲”“清”互动,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紧盯经济运行,持续深化计划、预算、决算、审计等法定项目,设立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室,加强政府性债务及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力度。紧扣绿色发展,长年问水,接力监督,持续推动生态水域建设的决议执行由“法定作业”变为“生态蓝图”。注重系统治水,推动全市21条流域水质持续向好,同时跟踪检查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关键词3:突出为民主旨
这一年,晋江市人大常委会情系民心、关注民生,努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统筹“年初听汇报、年中促进度、年末对账单”各个阶段,成立5个检查小组,综合运用监督手段,坚持全程监督落实,力促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努力兑现民生承诺。
围绕“城乡环境整治攻坚年”活动,统筹推进世中运人居环境整治、世中运交通组织与保障工作、市区交通秩序整治、物业管理、电梯安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监督议题,打好监督“组合拳”,力促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此外,晋江市人大常委会还密切关注学校教师队伍、卫生应急体系、公共文化设施、世中运场馆建设、养老事业发展及宗教组织参与慈善事业工作,力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4:突出法治主线
这一年,晋江市人大常委会秉持公心、依法监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维护宪法权威,力促“七五”普法决议执行,让法治成为信仰。专题听取“两院”关于发挥司法职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报告,优化提升法治环境。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情况,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跟踪检查老年人权益保障“一法一条例”落实情况,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密切关注精神卫生法落实情况,有力推进原疗养院历史遗留问题的妥善解决。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维护法制统一。继续支持司法体制改革,依法任免人民陪审员81名。发挥人大信访“窗口”作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65件572人次。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配合全国人大、省、泉州市人大立法调研,推动立良法、促善治。
关键词5:突出代表主体
这一年,晋江市人大常委会把握重心、发挥作用,不断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夯实主阵地,新增13个村级活动室,指导设立鞋业、陶瓷行业活动室,接待选民群众3800多人次,收集社情民意1200多条,推动解决了城乡医保、道路改造等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推动落实“双联系”,组织代表参加“市民问政团”、“民生观察眼”,围绕学校配餐、环境整治等民生热点提出建议。全年督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和闭会期间代表建议188件,继续开展优秀代表建议评选,确定一盘棋治水、提升城市品牌、规范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等9件优秀建议,用点赞的方法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关键词6:突出履职主责
这一年,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坚守恒心、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履职水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贴“群众点题”攻坚行动,深入推进“联代表、解民忧、办实事”活动,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地方人大工作的生动实践;力促理论宣传更加出彩,举办“笔墨放歌·礼赞祖国”主题书画展,《牵挂》履职微视频获评省人大“好新闻”,并选送学习强国平台播映。《打造满意度测评的“晋江样本”》、《传承发展“晋江经验”的人大探索》在人民代表报、福建日报、人民政坛等重要媒体刊发。关于探索完善人大制度、持续监督、代表约见等3篇论文在全省人大系统课题研讨中获奖,连续3年保持领先水平;加强对镇街人大的联系指导,继续深化“一镇街一亮点”,努力在上下联动监督、活动室建设等工作中形成特色实践。
大家可不要觉得人大代表只是开开会、举举手...
他们一直在为做群众的“代言人”、“发声筒”而不断努力呢!
面向2020年:奋勇拼搏, 在决胜“三大任务”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贡献人大力量,续写时代篇章!
新的一年晋江人大又会有怎样的“计划”呢?
围绕改革发展新任务,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再谋划。助力推进“三大任务决胜年”、“城乡环境整治深化年”、“县域治理效能提升年”及“六个高”活动。聚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助力推重大赛事成功举办,聚力深化财经监督,探索完善计划、预算、决算、审计等法定项目的监督方法。
围绕人民群众新期盼,在增强履职实效上再发力。聚焦民生高保障,坚持对基层养老、人居环境、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民生热点监督。持续探索为民办实事监督新方式,在项目征集、监督推进、评估验收的全链条中更多地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
围绕代表履职新要求,在发挥主体作用上再突破。要让“双联系”更密切,深入推进活动室品牌化建设。继续深化代表优秀建议评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展示代表履职风采。
围绕自身建设新目标,在提升能力水平上再出发。牢记担当使命,提升履职能力。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发挥社会建设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职能作用,持续深化“一镇街一亮点”,着力提高全市人大工作整体水平。加强对人大制度的宣传普及和理论研究,努力推动地方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本报记者:许洋洋 陈巧玲 编辑:林宜男
本期编辑:林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f-eQW8BMH2_cNUg2SS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