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一附院智慧门诊全攻略】
【手机可以查询检验报告啦】
作者:血液科 杨曦 郭江水
一日查房中看见一位患者正在舔柳树皮,便好奇的询问,方才得知是因为口腔溃疡,听说了一种偏方便是涂抹鲜嫩柳树皮的汁液于溃疡处。病人觉得非常有效,后来查了一下,发现柳树皮也的确含有活性的水杨酸成分,具有镇痛和抗炎的作用,对于口腔溃疡的确起到了一些止疼的作用。
然而病人多数免疫力低下,尤其化疗后的病人黏膜损伤严重,一些偏方虽然有效,但患者应用前还是应该保证干净卫生,否则还是会得不偿失。
中医中药的方法博大精深,在临床上配制了各种汤剂、散剂、膏剂,直接局部外用,用于治疗各种疮(创)面,具有加速坏死组织脱落、抑制炎性反应、加速肉芽组织生长、促进疮(创)面愈合等作用,抗菌谱广、抑菌杀菌力强,反复使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有着悠久的历史及广泛的临床作用。
血液科充分挖掘了中医药瑰宝,研制了一些含漱中药及外用散剂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口腔溃疡亦辨虚实,并非一味清热解毒。
凡不间断疼痛、不触碰溃疡或不说话、不吞咽都疼,无休止疼,多为实火。如不触碰,不吃饭,不说话等就不疼,反之才疼,虚火无疑。再辨有无外邪拂郁,有表邪必要解表清热。如虚火导致,舌脉无热证可循,此种人最易反复发作,而且数日都难以自愈。
凡疮处已白而多日不愈必用双补气血之品:四君子汤加当归、黄芪、白芍或少加半夏、陈皮。如疮处既白仍红,以上方加连翘3-5克。所谓上工治未病,如果能恰当应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临床中我们结合患者的病情及病程阶段,在中西医结合的指导下,根据机制和作用原理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小攻略:
防治口腔溃疡攻略
控制感染——
抗细菌、抗真菌,有利于溃疡的愈合。抗细菌方面可以选用甲硝唑漱口、碘甘油涂抹等;在抗真菌方面,可以选用制霉菌素含服,因其粘膜不吸收,不会引起脏器损害。
改变口腔局部环境——
使用漱口水,一般选择等渗的碳酸氢钠溶液、中药漱剂等。针对于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的化疗患者则需根据病情加用亚叶酸钙漱口。
减轻疼痛——
0.9%盐水500毫升+庆大霉素+利多卡因漱口,还可以酌情加入叶酸、地塞米松、维生素B12等。
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可用GM-CSF局部外涂、G-CSF稀释涂抹。
促进表皮细胞生长——
无明显感染的溃疡表面可选用贝复舒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之类外喷或涂抹。
促进局部蛋白质合成——
可外用胰岛素,因胰岛素可经粘膜吸收,最好备些糖水,以防低血糖反应。(需经医生配制后,不可自行使用)
营养支持——
可给予维生素B族、能量、蛋白质(低蛋白时尤为重要)等。
中药制剂——
可选用黏膜溃疡散、锡类散、冰硼散、六神丸研磨后外涂等,可以防止过多外界刺激、减少渗出。
欢迎广大读者朋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小妙招~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