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在政策引导下,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参数|图片)化发力。从12月单月销量看,突破万辆销量的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特斯拉中国,上汽乘用车和长城汽车,而曾经连续7年获得纯电动汽车销冠的北汽新能源,2020年一落千丈, 12月销量仅为1037辆, 同比下跌91.17%。
作为零售市场销量旺季的12月,北汽新能源销量不增反减,高达91.17%的跌幅也成为北汽新能源年内最大单月跌幅,甚至超过整体市场处于停滞状态的2月份,彼时跌幅也仅有65.05%。从全年来看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5万辆,较2019年15.06万辆下滑了82.79%,实现名副其实的“暴跌”。
从整体看,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逆势增长,实现同比增长10.9%。传统新能源车企虽然跌多涨少,但依旧占主导地位。比亚迪新能源车型销量17.9万辆,同比下跌17.35%;吉利新能源全年销量6.8万辆,同比下跌39.64%。造车新势力方面出现集体增长,尤其是蔚来和小鹏,据实现销量翻倍,不过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原因是往年销量基数过低导致的。而作为传统新能源车企的北汽新能源,惨到只能和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相提并论(2.7万辆)。
过于依赖B端出行市场 销量暴跌是必然
有行业人士分析称,北汽新能源之所以交出如此惨不忍睹的销量成绩,一方面是其销量结构不合理,过于依赖B端市场。随着出行租赁市场逐渐饱和以及更多车企入局出行市场,北汽新能源前几年的市场优势已荡然无存,该原因决定了北汽新能源销量大幅下滑只是迟早的事情。
另一方面就是产品力不足。几年前,北汽新能源的产品定位较为低端,主力车型EC\EX系列无论是续航、质量、保值率等方面早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于是北京汽车想出一招,那就是通过换标来获得新的产品形象,但是旧标也还保留。于是目前北汽新能源拥有两种车标,一种是经典的“绅宝”车标,另外一种就是拼音版的“BEIJING”车标,给人印象旗下车型极其混乱:同款车型不同年款贴不同车标(例如2019款EU5和2020款EU5)、同款车型油改电后贴不同车标(例如绅宝智行和BEIJING EX5),别说消费者分不清,就连官网也是车型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导致品牌印象混乱。另外,产品质量低下同样是北汽新能源向上发展的一大阻碍,在汽车类投诉网站你能看到大量用户吐槽:北汽新能源汽车电池故障、续航里程不准、转向失灵等问题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其品牌声誉。
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官网依旧用老款绅宝车型做展示
极狐品牌自身难保 高端带量恐成笑话
北汽新能源在去年10月份火速推出全新高端品牌极狐ARCFOX,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对B端市场的过度依赖,以提升4S渠道为主的C端市场份额。但是这种想单纯通过高端品牌挽回市场份额的做法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刚才提到的绅宝智行(当然还有绅宝智道),不就是北汽希望提升产品形象和市场份额而推出的中高端产品吗?可怜智道和智行这哥俩,上市不足一年即宣布彻底停产停售。回过头再看极狐去年10月份上市的首款纯电SUV车型ARCFOX α T,上市三个月累计销量仅为709辆......这样的销量成绩,不禁让人替北汽极狐捏了一把冷汗。
近日,极狐ARCFOX的第二款车型正式亮相,这款新车定位纯电轿车,命名为α S,而它的竞争对手很多,比如埃安S、特斯拉Model 3(参数|图片)、比亚迪汉EV等车型,未来还将面对东风岚图、上汽智己等品牌的竞争。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ARCFOX极狐的市场表现同样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