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厉害了,万顷沙的她荣获“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2020-10-29   微社区e家通

原标题:南沙|厉害了,万顷沙的她荣获“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九、十月是番石榴上市的季节,陈凤群头顶草帽,拿着果枝剪在一人高的果园里,忙碌着将一树硕果采下,放在竹篓里的番石榴像一块块绿宝石,散发出一阵阵扑鼻清香。

黝黑的皮肤、齐耳的短发,在果园里忙作的陈凤群有着和其他同样靠天吃饭的农民一样的外形,但她却不仅仅是一个会种番石榴和番木瓜的果农。在近日由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2019年度广州市三八红旗手评选中,陈凤群喜获2019年度“广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作为广州市南沙区宝昇绿色生态农场的负责人、总经理,陈凤群以一个女性创业者的角色,在带领农场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积极为政府有关部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搭建活动平台和场所,为解决农村困境群众就业问题出谋划策,以敬业勤勉等优秀品格展现新时代巾帼风采。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5年,陈凤群和丈夫樊宝星成立了宝昇农场,从种植香蕉改为种植番木瓜。“当时 万顷沙没人种番木瓜,我们是第一个。”在番禺一家相熟的种子公司的推荐下,宝昇农场首次引入由华南农业大学专家研发的新品种“ 华农一号”番木瓜先行先试,这一试便种出了名堂。

“我们的番木瓜在万顷沙的种植面积最多时超过600亩,一到农忙时节,还需在全镇聘请本地的临时工40-50人帮忙。”“华农一号”番木瓜成为了附加值较好的农产品,也为南沙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样板。

改种番石榴后,宝昇农场的番石榴在全南沙区种植面积为200多亩,居全区第一,年产量达400万斤。在华农专家的推荐下,2018年5月,陈凤群创全区先河,为农场引入了一台大疆牌最先进的智能农用 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植保无人机以两分钟飞防一亩田的效率,大大降低了种植管理成本。

因地制宜,在实践中出真知

在农场初建时,经常出现农药投放不足、水果果苗不明枯萎、枝叶不健康成长等问题,面对困难,陈凤群没有退缩。在经营农场的16年间,她不怕苦不怕累,在勤恳劳作的同时,更注重向业内及各高校专家请教钻研种植技术。“虽然她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研究种植这件事情上,她比谁都认真好学。”樊宝昇如此评价陈凤群:“不管是在田间作业还是外出进修,除了虚心认真向专家请教理论知识外,她也会结合果园实际情况 ‘实践出真知’。”

“土壤酸碱度、光照、水分……专家肯定没有我熟悉这片土地。”陈凤群举例,无人机和传统的人工喷洒时使用的药液配比不同,为了严格控制农残,她都是因地制宜,自己记录配药比例并对照效果,找到最优解。

也正有了这样一份严谨和详尽的研究精神,深抓果园品质、建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遵从农产品种植生产技术规程的陈凤群,才得以种植出爽、脆、靓、甜的珍珠番石榴,俘获了两岸三地同胞认可,并在2019年获得了广州海关“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认定(注册登记编号:516GY1013),成为了南沙区首个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认定的农场,为南沙区农业产品出口增添了新力军。同年,为加强农场果园的供港澳水果的总体实力,宝昇农场果园还加入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行列,获评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

与时俱进,将农业与科技结合

陈凤群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广东省农院科研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和广州市果树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使宝昇农场成为了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实验示范基地和广州市农业科技示范户。

“与华农专家在种植番木瓜的时候就已结缘了。”十五年来,陈凤群从电话、短信、图片彩信到如今的视频面对面通话,在“问诊”的同时也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第一手研究素材样本。“我们也长期聘请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李华平院长、徐大高、陈维信、李雪平教授作为农场的技术支持,一旦果园里出现新型的病虫害、病毒,或者有新研发的农药需要测试应用的,他们就会第一时间过来研究指导,保证了农场生产的水果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果园也引入2名科技特派员,就果树病虫害防治、生产操作规程、果品保鲜等技术进行研究,陈凤群介绍,农场开展水果采收后保鲜技术研发与应用并将该技术投入运用到番木瓜、番石榴保鲜,目前是市内唯一一家拥有该保鲜技术的农场。

争当先锋,以“她”力量树立创业旗帜

近两年,在陈凤群的带领下,宝昇农场在生产管理、业务拓展和技术提升方面更上新台阶,为南沙区甚至广州农业种植和科技创新树立了一个优秀的典范。在发展之余,她也从未忘记带领周边种植农户。

不少万顷沙及周边镇街的果农慕名而来向她取经。陈凤群不仅聘请经济生活困难人群到果园帮工,还会认真向他们传授种植果树各个环节的知识和经验,并在每个季度邀请华农专家到万顷沙镇为果农们免费开展讲座,同时免费提供教材供果农学习。

“有些人跟着我们干一段时间后,都可以自己种好果树了。”樊宝星回忆,到目前为止至少培育了300多个果农掌握熟练的种植技术。除此之外,陈凤群积极组织统防统治工作,利用农场内先进设备为区内农户帮治帮种,在植保无人机自行试用成功的基础上,果农们只需支付农药成本,即可无偿使用植保无人机。这一举措使年植保面积达10000亩,为农民增收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了眼前的这两百亩果园,陈凤群还要关心远在广西的果农朋友的果树,通过微信与他们交流种植技术和防病虫害技术:“我能用一技之长帮助到他们,让大家一起种出品质优良的水果,就很有成就感。”

万顷沙镇妇女联合会工作人员介绍,几年间,陈凤群在宝昇绿色生态农场的生产、管理等环节创造就业岗位20个,季节性用工200余人次,带动周边130多户农户、困难家庭种植约1300亩,增加农户收入200多万元,为解决农村困难群体就业付出一份力量,同时也积极为政府有关部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搭建活动平台和场所,例如为镇政府、妇联开展的困难家庭、单亲妈妈帮扶提供资金和种植技术支持;她还积极参与市妇联集市活动和妇联的双学双比活动,定期为万顷沙镇“双学双比”农业技能培训提供场地和讲授知识,约为500人服务,至今连续四年接待香港喇沙书院学生团一百多人在农场体验祖国新农村农业种植栽培和品种产学研培训,为南沙区创文创收作出努力。

身为一个农村妇女,陈凤群勤劳朴实的发家致富之路也成为了村里妇女们的“标杆”、“大姐”。在万顷沙镇妇联的协助下,陈凤群带动的农民中女性占比达60%以上,同时也是区内创三高标准化农业示范户,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创新性农民。她的创业精神也获得了市妇联的认可,2015年宝昇农场获评为广州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今年陈凤群获得了2019年度“广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为南沙区及至广州市各大妇女树立了一面成功的创业旗帜。

“作为靠天吃饭的农民,能把果树种好,还能带动更多的人一起靠勤劳的双手种出点成绩,我便觉得很满足了。” 陈凤群说道。

【记者 小万】

【编辑 邓菲菲】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 万顷沙发布(微信号: xingfuwanqing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