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海豚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如今,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孩子几岁上幼儿园?如何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家长该如何和幼儿园老师处理关系?
这些问题相接而来。面对这些问题,家长该如何解决,让很多父母有些困惑。
首先,孩子几岁上幼儿园合适呢?建议孩子在3岁前不要上幼儿园
安安2岁半了,个子高高的,比小区里大部分3岁的宝宝还高,妈妈想这么高的个子不会被欺负,于是就把安安送到幼儿园了。
早送宝宝入园的理由
有的妈妈想早些把宝宝送到幼儿园,最常见的理由有以下几种。
1)玩儿
在哪里都是玩儿,幼儿园有专业老师看护,安全有保障,营养搭配也合理,玩耍的小朋友也多,还能学些东西,比家里好,所以去幼儿园玩儿更好。
2)家里没人照顾
爸爸妈妈要工作,爷爷奶奶身体不好,2岁以后,宝宝更加淘气,爷爷奶奶追都追不上,而且很难请到合适的保姆,所以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家里人更省力、更省心。
3)黏人 有的宝宝很黏人,妈妈想让他早点儿独立,提高自理能力,于是把宝宝送到幼儿园。
4)玩伴多
有的妈妈觉得宝宝玩伴很少,不能很好地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如果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5)早适应
有的妈妈认为早点儿送宝宝去幼儿园,可以减少宝宝的分离焦虑,让宝宝尽早适应幼儿园生活。
3岁前入园的不良影响 不管妈妈有多少不得已或者美好的设想,都不能忽视过早入园对宝宝成长的不良影响。
1)过早入园的孩子可能更富有攻击性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指出:
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特殊性,孩子不仅需要父母持续的关怀,这种关怀更需要协调一致。这种观点意味着于孩子沟通的人要相对固定。假如在一所幼儿园里,老师换来换去,容易让孩子的心智不成熟,难以适应环境。
结果显示,那些待在幼儿园时间较长的年龄较小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打架、爱争吵等问题。
2)容易生病
相对于较大的宝宝来讲,小宝宝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抵抗力也低,当天气变化的时候,不能适时脱穿衣服,适应力低,容易生病。当班里有生病的小朋友时,也容易被传染。
孩子年龄越小与父母分离时焦虑情绪越强烈,对孩子的进食影响也就越高。这样不仅会降低孩子抵抗力,也容易生病。
3)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2岁半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最先进的幼儿园也缺少妈妈一样的情感沟通。幼儿园里一个老师照顾几个孩子,无法同时满足不同孩子的不同需要:拥抱、游戏、聊天、喝奶、撒尿、呵护等。
当孩子基本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和回应,孩子便容易感到孤独。
英国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兰姆在3000名幼儿中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前9个月,体内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是没有上学的孩子的2倍。这说明,孩子的年纪越小,压力也会越大,压力积聚的时间长了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宝宝太小,心智发展不够成熟,语言发展有局限性,不会调节情绪,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负担,羞于与人交往。
那么,父母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呢?
好幼儿园的几个主要条件
幼儿园是宝宝离开家庭走入社会的第一站,孩子们在学习不仅会学校知识,生活上还要经常和老师、小伙伴在一起吃饭、游戏、休息,孩子能否快乐度过,跟幼儿园的硬件、软件都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的幼儿园很多,它们都各有特色。有的幼儿园是双语幼儿园,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英语老师;有的幼儿园具有体育特色,孩子在体育方面可以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有的幼儿园特别注重孩子的才艺,音乐、书画等;还有的幼儿园很贴心,对孩子的饮食照顾得特别好。
一次就选好幼儿园,可以避免宝宝建立起安全感后再换幼儿园带来的挫折感。挑选幼儿园主要看以下几个条件。
1)公办、正规幼儿园是重要条件
公办幼儿园一般比较正规,这类幼儿园开班时间久,严格按照国家的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工作,才艺发展能力也强,学费也相对公道。 只不过这类幼儿园大都划片入学,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入学。
2)离家近是一项重要条件
离家近是一项很重要的条件,离家近意味着早上出门晚些,起床晚些,孩子可以睡得多一些,父母也不会太累。离家近的幼儿园,也可以帮助孩子减少心理上的不适合分离焦虑,以及上学后的孤独感。
3)幼儿园的规模很关键
有些幼儿园因为受场地限制等无法达到示范园的标准,但是办学严谨、教师工作踏实、服务意识强,这样的幼儿园也非常值得选择。
但是,有一类幼儿园,虽然对宝宝照顾得很尽心,但教育跟不上去,比如,不能培养宝宝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交往能力,不懂得宝宝的心智发展等,这类幼儿园再方便、安全性再高,也不是首选。
4)尽量不选全托幼儿园
进入幼儿园学习是宝宝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促进了宝宝的身心独立。通过入园锻炼,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独立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都获得了锻炼。
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日托幼儿园,因为全托幼儿园有一个弊端,宝宝可能离开父母太久而缺乏与亲人的亲密接触,容易失去安全感和信任感。
如何选到一所不错的幼儿园
当掌握了选择一所合适的幼儿园的条件时,就要开始行动了!
1)目测、听取口碑,实地考察
家长最普遍的做法是以居住地为原点向四周辐射,把能承受的范围内的所有幼儿园集结起来,然后听听邻居、亲戚、朋友的反映,有所选择地实地考察。实地考察很重要,能够有切实的感受。
考察内容包括幼儿园是公办还是私立,幼儿园规模、安全措施、用餐条件、师资力量、游戏设施、才艺安排等。
2)重点了解:师资水平和教育理念
幼儿园是宝宝踏上社会的开始,是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的另一个成长环境。宝宝的心理处在非常脆弱的阶段,最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老师的素质,是否负责任、有爱心、有经验,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成长。
最后,父母该如何和老师处理关系?
家长的最佳选择:信任、理解
每位家长在宝宝入园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比较筛选的,包括师资素质。既然确定了,就要相信对方,相信对方就是相信自己,也是对孩子接下来园内生活的一个美好的期许。
宝宝很多优秀品质、良好习惯的建立,需要幼儿园和家庭配合进行,如果老师在学校制定了标准,到了家里,父母不执行,孩子就很难有进步。
只有信任,才能互相理解。宝宝有什么特别情况,老师才会给予特别的关照和引导;老师有什么疏忽,家长才会谅解,整个教育过程才会驶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把老师当朋友:信任、理解
朋友关系是一种保持距离、互相尊重,又可以推心置腹的关系,把老师当朋友,就能充分地信任、理解整个教育过程了。
1)尊重老师的工作
和其他工作一样,幼儿园老师也会很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需要和老师沟通,要考虑到老师很忙,和老师交流前,要做好准备,然后带着问题去跟老师交流。
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的谈话存在不客观、不妥当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工作经验不足等,家长要多理解和包容。
2)理解老师的不容易
将心比心,站到老师的角度去考虑,一个人每天面对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正处于性格发展期、有着不同行为特点的孩子,真的不容易。
3)出现小状况,不要埋怨、责备老师
当宝宝出现一些小状况,磕了碰了,被同学欺负了,尽量不要埋怨老师照顾不周到,工作不负责。
小状况已经出了,老师本身已经很自责,对宝宝有了愧疚之情,她会吸取教训,以后加倍小心,避免自己的工作疏漏。
家长和老师形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良性互动关系,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我是小海豚的奶爸,擅长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学,每天分享育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