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武器装备的发展同样实现了快速更新换代,为了能够快速适应战场,各种新武器装备不断孕育而生。今天我们就来讲述垂直起降战机的发展,它对未来战场到底有多重要,过去又有哪些突出的表现。飞机诞生后,直到今天,普通飞机一直无法避开的一个问题就是需要跑道才能起飞。这在现代战争中很容易遭到打击,影响空军的作战能力,今天的武器装备已经能够摧毁机场,各种战术导弹、巡航导弹和反跑道炸弹应有尽有,一旦防空网被突破,机场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为此,世界各国一直在研究战机时,短距起降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这在战争中可能会发挥不可轻视的作用。与此同时,上世纪50-90年代之间,各大强国还着手研制能够垂直起降的战机。21世纪唯有美国成功研制出F-35B型垂直起降战机,可滑行起飞,也可垂直起飞,这在战场上大幅度提升了战机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然而,要想研制出垂直起降战机并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成功的。至今为止,全世界唯有三款垂直起降战机取得成功并服役,它们分别是AV-8“鹞式”垂直起降战机,F-35B型垂直起降战机和苏联的雅克-38。
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也曾计划研制垂直起降战机,不过因为技术和工业能力的限制,最终并未能实现。而另外一个相对成功的就是苏联的雅克-141,属于苏联研制的第二款垂直起降战机。当时苏联的垂直起降战机项目已经实现试飞,处于试飞研制阶段,但因苏联解体被迫停止。上世纪71年代中期开始设计,1987年实现首飞,1991年后由于苏联解体导致计划终止,从未量产。
上世纪60年代,出于国土防空需要,1968年7月11日,空军向军委办事组和国防科委上报了 《关于三五期间我国飞机发展问题的建议的几点意见》,其中就明确提出要尽快解决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的问题。随之诞生的就是歼6垂直起降战斗机项目,当时依照法国的幻影III为目标,在歼-6的基础上研制垂直起降战机,解决方案是使用升力发动机。然而升力发动机方案首先需要的是高推重比的升力发动机,这对于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耗油量奇高。
最终这个方案没能实现,怎么办,当时的科研者相当了一个办法,使用两台涡喷6产生的高温燃气推动四个升力风扇,推动飞机垂直起飞。但受制于技术的限制和体积无法解决等问题,同时又因为70年代的大环境原因,歼6垂直起降型最终在1971年遗憾下马,中国的垂直起降战机项目就此结束。至今过去40多年,我国依旧没能成功研制出垂直起降战机。
不过,我国的垂直起降战机可能已经在研发过程中,2015年3月20日,根据航空工业网站的消息显示,中航工业成发与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就短垂项目加工合作举行签约仪式。而“短垂”就是垂直/短距起降战机,这意味着在不久的未来,我国也将弥补该领域的空白,拥有类似于F-35B一样的垂直起降战机,为此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