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的时候日本的BCN,发布了日本电子消费处理器销售份额的报告,其中AMD锐龙系列处理器的销售份额第一次超越了50%,也是第一次超越英特尔处理器的销售份额。那个时候距离锐龙三代处理器上市还有一段时间,而锐龙二代处理器已经在处理器市场大幅降价处理。
现在锐龙三代处理器上市之后,日本的BCN再次对消费处理器市场销售份额进行了调查,而此次的调查结果是AMD锐龙三代处理器,在处理器器销售市场份额中占比达到了68.6%,也就是说目前在日本电子消费市场销售得每10颗CPU中有7颗都是AMD处理器,AMD在销售份额上领先英特尔18.6%,如果说锐龙三代处理器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就是超越了英特尔,那么现在锐龙三代处理器上市之后,基本是把英特尔系列的处理器按在地板上爆锤。
然而,即便是这样英特尔也没有把AMD这个强劲的对手放在眼里。并且,英特尔CEO Bob Swan最近还在公开发言中表示,英特尔的十纳米制程工艺会推迟,而7纳米制程工艺最快也要2021年上市,让大家对英特尔越来越失望。而英特尔方面,为了应对越来越糟糕的市场表现,其旗舰处理器9900k已经降价15%进行促销,也从侧面上说明,英特尔处理器目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非常不足。
尤其是面对锐龙三代处理器这样的强劲对手,今年的锐龙三代处理器3700x,不仅在单核性能上领先英特尔9700k,同时,在多核性能上与英特尔旗舰处理器9900k打的有来有回,要知道英特尔的这两款处理器要比锐龙3700x都贵,9900k可是4000左右的旗舰产品,3700x只不过是中等偏上2400左右的产品。入门级别的锐龙3600,单核性能紧跟9600k,多核性能可以紧跟英特尔9700k。可以说三代锐龙处理器是全系性价比都要比英特尔处理器高很多的一代产品。
其次,由于锐龙三代处理器继续支持AM4接口,让一些锐龙处理器的老玩家可以继续更换新处理器而不用换主板。新玩家也可以购买型号比较老的主板进行BIOS升级,入手新款锐龙处理器,大大降低了锐龙三代处理器的入门门槛。所以说不管是从单处理器方面来看,还是从整体的装机成本来看,目前的锐龙三代处理器性价比都要远高于英特尔系列的处理器。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制程工艺的落后,给英特尔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目前对于英特尔迟迟不推进十纳米工艺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现在AMD会充分的利用制成工艺上的优势,不断得在消费级处理器市场领先于英特尔。而到了2021年,即便英特尔如期推出了七纳米制程工艺,但是那时AMD也早已经用上了台积电的五纳米制程工艺,依然处于领先地位。而英特尔如果也使用台积电的五纳米制程工艺的话,那么自己辛辛苦苦投资几百亿美金建设得十几座芯片代工厂反而会逐渐被淘汰,而如果继续使用自家的晶圆代工厂的制程工艺的话,那么又会因为工艺落后而受制于AMD。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而是模式的问题,希望英特尔能够早日意识到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