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导演的新作《银河补习班》7月18号上映不久便引起了全民热议,电影口碑高不说,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还争相报道,人民日报更是专门做了一期访谈,让越来越多人“反思”亲子关系,可谓是时下最火、最触动观众泪点的电影了。
在这部电影中,邓超饰演的父亲马皓文是一位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桥梁设计师。
前半生,他因设计建造的东沛大桥享尽了掌声与赞美,甚至被选中成为亚运会的火炬手。
把儿子抱在怀里的他,骄傲、自信,是孩子敬仰崇拜的大英雄。
然而,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楼塌了,因为东沛大桥的坍塌,马皓文锒铛入狱,一时间,成为人人耻笑的失败者。
一晃7年过去,妻子早已改嫁,出狱后的马皓文落魄不堪,而当初视他为英雄的儿子,却因为家庭变故深受影响,成为老师眼里无可救药的问题生。
为了挽救孩子,马皓文开始了一场与传统教育体制的赌局,用一种“另类”的教育方式,给了孩子信念、勇气、以及看世界的态度和看过世界的豁达。
片中身为父亲的马皓文乐观、坚强,但其实在18号电影上映的当天,邓超发了一条微博谈他拍摄《银河补习班》的初衷,很坦诚的说到自己从小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初中叛逆期的时候学校要开除他,还称“邓超是个社会上的人”,但令邓超很感动的是,她的妈妈自始至终都愿意相信他,为了他跟学校怒辩。
很多人只知道一向以幽默示人的邓超,却不知道邓超少年时期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出生在一个重组家庭的邓超,叛逆的时候甚至还有离家出走的经历,最终还是因为被父母心感动浪子回头。
连邓超自己都感慨说他后来没有走弯路,得益于那天下午妈妈对他的信任。而这一段真实经历也被写进了电影里,只是电影里冲进教室的人从邓超的妈妈变成了邓超自己。
了解了这段经历后,再看《银河补习班》就不难理解,邓超为何在四十不惑的年纪拍出这样一部有意义的片子,实际上是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无法分开的。
也许是因为这种感同身受的经历,邓超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几乎全程泪目。
也是因为这种感同身受,邓超把片中儿子马飞与父亲马皓文的人物刻画得非常真实。
如马皓文入狱后,妻子跟别人重组家庭,年幼的马飞遭受双重打击后像很多求关注的小孩一样叛逆,家长和老师的疏于管教,成为别人眼里的“坏孩子”。
父亲回来后,终于有人指引,马飞开始享受被人关注的幸福,慢慢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长大后甚至生出一种不把父亲放在眼里的年少轻狂与骄傲,像极了“翅膀长硬”的你我他,人物的性格刻画如此真实,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
除此之外,邓超饰演的父亲马皓文的戏份同样出彩,影片好几处细节都戳中泪点。
不论是出狱后面对孩子的埋怨生出的自责与愧疚,还是洪水中寻找儿子时的焦急嘶吼,那种扯动人心的情感也只有当过父亲的人才能演绎出来。
尤其影片中最经典的一幕,邓超看到儿子用小纸条写着“爸爸,像你一样,永远不认输”后,用毛巾捂住双眼,绷不住抽泣的模样,让人仿佛看到自己家中情感内敛、不擅表达的父亲。
《银河补习班》最难得的就是这种真实的情感流露与坦然的父子关系,它并非是一股脑的谄媚解放天性式的教育,而是立足于当下,思考教育存在的意义与困境,通过“父与子”的一段成长史让观众学会换位思考,打破隔阂,这样的电影值得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