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湾欧江门新会工作5年,看着房价从几千到1.4万,他彻夜未眠…

2019-09-04   大湾区房产

仁寿路步行街、象山秋月、冈州广场......这是每一个新会人儿时生活的印迹。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昔日的孩童已成长为家中的顶梁柱,或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在喘不过气的城市节奏中,换取一沓沓银票。

或在留在老家,白天朝九晚五上班,晚上陪伴家人,虽工资或不及北上广深,但每月也能攒下一些。


新会会城

摄 massalee

一年、两年,城市也与人一样,不断地向前奔跑。殊不知如今的新会,已经是一个让人爱,却又让人爱不起的地方。


人口密集、土地开发饱和、新会会城的一手房价在短短几年时间,便上涨约4000-6000元/平。


新会会城夜景

摄 数码达son

新房供应无几,地价也在近几年不断拉升,后续房价压力或将持续加大......大多数人单靠自己的工资,对于买房来说已日渐困难。


其实,每一个想在新会置业的新会人,买房背后都有不为外人所道的苦辣酸甜。


今天,房姐给大家分享一个新会人的买房经历。


观望5年 彼时的全款变首付

小吴今年27岁,土生土长的新会人,2014年便出来工作,没有什么积蓄的他选择留在了新会从事汽车销售。

从小到大都住在“老破小”的他,十分希望能买一套新房,改造居住环境,但面对激荡的楼市,他却想在房价最低点入手,从而一再犹豫。

工作5年时间,他眼睁睁的看着会城一手价从2015年的约6000元-8000元/平涨至如今的约1.3万-1.4万/平,错过了许多机会。

时隔5年,彼时的全款,变成了首付。这一次,还不知道他能不能下定决心。



新会“老破小”示意图

如果当初及时出手,此时的小吴,人生或有不一样的境遇,如今,他仍住在没有电梯,30多年楼龄的“老破小”。 

新会购房门槛高企,说爱你不容易

其实,像小吴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很多新会人身上,如果不是在2016年大涨前出手,现在想买房,已经不太容易。

会城中心,一手房价已经去到1.3万-1.4万/平,而在售盘也寥寥无几,好楼层基本在开盘时便被挑走,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心水单位。

往北走,圭峰片区也已去到1.2万-1.4万/平的均价。南边的枢纽新城别说新房,就连货量也已基本售罄,下半年到明年还有一波高价地将入市。


圭峰山下

而按照三房面积100平左右,首付三成计算,在圭峰、新会会城、枢纽新城购买一手房,大约需要40-50万首付。

这样的价格,对于刚刚工作几年,又没有“六个”钱包的年轻人来说,难以承受。

项目三房产品均价首付会城某一手盘110㎡

1.3万43万

(3成)

圭峰某一手盘113㎡1.36万46万

(3成)

枢纽新城某一手盘103㎡1.4万43万

(3成)

城西,虽然价格较低,但周边大多为工业厂房,居住环境大打折扣;江会交界处亦是如此。

至于新会其他乡镇,距离会城路程较远,且目前来看配套不太成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展完善。


难道,想在新会买一套环境好,配套足,价格却又比较亲民的房子,真的就没有了吗?


迷茫

路在何方?政策早已指明

其实,我们不妨来看政策上的顶层设计。


对于会城中心区开发饱和、新货奇缺的问题,地方政府,早已高屋建瓴,提前布局谋划。

新会南新区,潭江旁边的巨无霸平原,正是政府大刀阔斧,造下一个城芯的宝地。如今,各大品牌房企已经陆续进驻,板块价值,已处于爆发前夜。


枢纽新城地价排行

其一,品牌房企争先进驻片区,高价地陆续拍出,而随着房企拿地成本日趋增加,楼价出现下探的可能性已几乎为0。

另一方面,枢纽新城及今古洲版块已吸引了方圆、碧桂园、美的、海悦、中粮等一票大型房企入住,价值高地的特质凸显无疑。

其二,从政府规划来看,今古洲2大地段规划打造商业金融、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娱乐文化等集于一身的中央活动区。

加上一众品牌房企的布局,也将带动片区加快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生活、商业配套。



项目区位图

其三,另外,万达广场、美吉特广场等大型商业落成投用,加之珠西金融商务中心的加快建设,区域商业配套正在进一步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