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进步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在抵达成功的终点之前,会经历很多的失败,这些失败可能看起来滑稽又搞笑但是却发人深省、引人反思的。也正是这些发人深省的失败引导着人们逐渐走出未知的迷雾,到达成功的彼岸。
新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凋敝百废待兴,我们有很多东西都落后于世界,但是在当时已经进入高速旋转的地球并没有等待弱小的我们。我们只能也必须加快自己的脚步,赶上世界的步伐,强大自己,保护自己。
但是当时的我们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外国对我们进行科技封锁企图将我们扼住我们的喉咙。我们只能自己对未知的科技进行研究,对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也有过很多并不是那么成功的实验。其中就包括一艘可以航行的水泥船。
众所周知,大型船舶都是由钢铁制造的,那么水泥制造的船舶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为什么要别出心裁建造这么一艘水泥船呢?这艘船现在又在哪里呢?
古田号
在七十年代的中国,我们迫切地需要船只对我国广大的海域进行管理,以及向广阔的海洋世界进行探索。但是因为我国当时重工业的不足,我国的钢铁产量十分稀少,无法供应国家建造大型轮船。
当时我们国家对造船业的发展十分迫切,因为一个国家的船只数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对自身领海的控制权和对公共海域的探索权。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应对钢铁不足的方法。
这时有人提出用钢筋混凝土作为船体主料来建造船只,经过缜密的研究,国家终于拍板决定研究水泥船。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当时的工程师们日夜辛劳,历经三年的研究,终于在1974年将一个庞然大物展示在世界面前。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船—古田号。
古田号的成功建造不仅振兴了国内的造船业,也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这在当时是意义重大的。古田号的成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刮目相看,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神秘古国。
古田号
古田号整体重达三千吨,总长105米,最大排水量达5800吨。对于这样一个水泥做的庞然大物,进入水中会不会沉下去,当时的人们心里还是没有底的。当它下饺子一般进入水中,并且安稳地站在水里时,当时的中国人都沸腾了。我们终于凭借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开辟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古田号共有三个货仓,除了主甲板以外,一律采用钢丝混凝土的水泥结构。因为混凝土的密度大、强度小,所以古田号在水中与同体积的船只相比,会更加地重,吃水也会更深,船体会更加稳当。
也因此它更适合作为民用运输船,尤其适合运送粮食、煤炭等散装货物。并且因为水泥的造价比钢铁便宜了很多,相比较当时国内匮乏的钢铁资源也更容易获取。水泥本身就十分耐腐蚀,在维护保养方面的价格要廉价得多,也更容易进行修理。
在周密的计划、精确的计算后,工程师们为古田号量身制定了一套专属试航路线。古田号将满载沙土和木材从福州前往上海,然后在上海将沙土和木材换成了粮食和一部雷达返回福州。试航过程十分顺利,也十分成功。但是,古田号却将它的问题和失败之处全部暴露了出来。
古田号
在这次试航中古田号暴露很多严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一艘刚刚入海的新船并不是致命的,但是从长远看,这些问题是无法解决且十分致命的。首先就是因为水泥船的整体重量过于重,相比于同等体积下的船舶,古田号的重量几乎是两到三倍。
过重的体积导致古田号吃水极深,对航线的要求十分苛刻,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船只搁浅,动弹不得,后果十分严重。这就导致了它对航线的要求十分苛刻,无法适应我国辽阔的海域线所带来的多变的航路变化,在使用上来局限性很大。
其次,因为船身的主体均使用的水泥,而水泥的延展性十分差,在遇到暗礁,大型鱼群等冲击时,无法享受延展性优良所带来的延缓冲击的效果,减少船体的损伤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因为船体破裂所带来的损失。相比之下,钢铁因为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就不会出现因为性能差劲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古田号航行
最后一点也是它之所以没有被继续发展而是被沉寂的主要原因,能耗大。古田号的重量和他的载重量完全不成正比的同时却和他的油耗量成反比。
虽然水泥船在建造时候的成本低廉,但是他的能源消耗却是同等体积的数倍。这么昂贵的后期成本,导致古田号每一次的航行都是在亏损,这种得不偿失的行为最终使得国家放弃了水泥船的研究与量产。
所以在第一次航行结束之后,古田号就被搁浅在了中洲村的旁边。失败的水泥船将它宝贵的经验留下后,就带着它的残躯一点一点地被时间和风沙侵蚀着,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剩下的只有凄凉和无奈。
1983年古田号被人买下当作教学用具后因为它所处的地块被拍卖后,古田号无法被整体带走,只能被拆毁,这艘最大的水泥船也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船只的一生只有出生前和死亡后才会在陆地上,其他的时间都只会奋战在大海中。古田号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它却见证着一个国家的崛起路上的一次勇敢的尝试。它用它的经历鼓舞着我们勇于失败,只有敢于面对失败,才能战胜失败赢得成功。
行驶中的轮船
古田号倒下了但是我们经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在它倒下的地方重新站起来了。现在看来,古田号确实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败的试验品。但是正是它的失败,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我们不应该逃避失败,应该正视失败,只有失败才能带给我们成功的曙光。
我们曾经没有钢铁造船,但是现在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我们不仅有了各种各样的船舶,我们甚至可以将它们组建成一股钢铁洪。
在我们的领海中没有人可以挑衅我们也没有人敢轻视我们,这不正是古田号所带给我们的成功吗?
古田号就好像那闪过的流星,虽然短暂,但是绚烂。它的绚烂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光芒,而是因为它划破夜空时向我们展示的希望的光芒。我们抓住了古田号所带来的希望并且继承发扬了下去,我觉得这比一个崭新的古田号要来得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
永远的古田号
有些事情并不是因为存活的长短而显得有意义,而是因为它所带来的重大价值才显得意义非凡。正如昙花一现的古田号一样,它只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插曲但是却给新中国发展的未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我们吸取了古田号失败的重要经验,我们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将这些失败转化成成功的基石。
希望我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可以减少失败,在面对失败时可以积极地吸取教训并将它转化为经验在以后的前进道路上成为宝贵的财富。也希望凭借着这些财富我们可以走得更远、更快,取得非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