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金庸曾说过,这部小说主要写的是男男之情:
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武当七侠兄弟般的感情,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无忌父子般的挚爱。
然而,读者们最关注的的,却是张无忌的爱情。张无忌到底应该跟赵敏还是周芷若在一起,这是金迷永远争论的一个问题。
在金庸笔下,赵敏灿若玫瑰,周芷若秀似芝兰,恰似张爱玲所写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一个如朱砂痣,一个如白月光,让人难以抉择。然而赵敏为了张无忌,放弃了自己荣耀的身份,离开了父兄,对张无忌生死相随,周芷若却暴露了绿茶婊的真面目,她背叛了张无忌,盗屠龙刀、重伤殷离、陷害赵敏、出卖谢逊……
所以张无忌虽然曾在周芷若的欺骗下与她有了婚姻,却最终与自己最爱的赵敏走到了一起,双宿双飞。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都知道,周芷若是汉水渔家之女,因为父亲被元兵所杀,她被张三丰搭救,后来送入了峨眉派,成为灭绝师太的得意弟子。
张三丰见她楚楚可怜,问道:“姑娘,你叫甚么名字?”那女孩道:“我姓周,名叫芷若。”张三丰心想:“船家女孩,取的名字倒好。”问道:“你家住在哪里?家中还有谁?咱们会叫船老大送你回家去。”周芷若垂泪道:“我就跟爹爹两个住在船上,再没……再没别的人了。”张三丰嗯了一声,心想:“她这可是家破人亡了,小小女孩,如何安置她才好?”
很多人会产生疑问:周芷若只是贫民家的女子,为何名字取得如此典雅大方,超凡脱俗?
其实,在旧版《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并非汉水渔家之女,而是周子旺的女儿。周子旺原本是地主乡绅,因为不满蒙元朝廷的欺压汉人,联合师父彭莹玉起兵反元,自立国号为“周”,自封周王。换言之,周芷若的真实身份并非渔家之女,而是周王子女,是身份尊贵的公主。
张三丰心下更惊,道:“这位是周子旺的郎君么?”那大汉道:“不错。我有负嘱咐,这条性命也不要了。”轻轻放下那男孩的尸身,……那小女孩手臂上也中了一箭,只是哭叫:“哥哥,哥哥!”
常遇春带张无忌去求胡青牛治病之时,让张三丰将周芷若带回武当,乃是将周芷若当做抵押,好让张三丰放心:
常遇春:“张真人不愿去见我胡师伯,这个是我知道的,自来邪正不并立,张真人是当今大宗师,如何能去相求于邪魔外道?我胡师伯脾气古怪,若是见到张真人,说不定礼貌不周,双方反而弄僵。这位张兄弟只好由我带去,但张真人又未免不放心。是以我请周姑娘到武当山暂住,待张兄弟身子安好了,我送他上山,再来接周姑娘回去。打开天窗说亮话,那便是将周姑娘作抵押。”
后来周芷若被送到了峨眉派,拜在灭绝师太门下。周芷若一直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许,她不甘于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峨嵋弟子,哪怕是峨眉掌门也无法满足她的欲望。周芷若的理想是——成为皇后,在她与张无忌同游大都时,金庸曾经描写了她的皇后梦。不过在三联版《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将周芷若的身份背景删去了,只留下了她的皇后梦,显得有些莫名其妙。
周芷若代表的是一类权力欲很强的人。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欺骗张无忌,盗取屠龙刀,嫁祸赵敏,其实不仅仅是因为灭绝师太的临终嘱托,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后梦,她要助张无忌登上皇帝宝座!如果把周芷若看作一个政治人物,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 要作出种种恶行了——在权力的游戏中,周芷若的所作所为实在算不上什么。
但是张无忌却是与她相反的一类人。他自小在冰火岛长大,生性淡泊冲和,善良温柔,待人以诚。张无忌没有什么权力欲,他愿意当明教教主,完全是为了拯救明教群豪,他也并不想做皇帝,主持抗元义军是为了救汉人于水火之中。所以当张无忌被朱元璋欺骗后,便携着赵敏飘然离去,隐居江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为什么赵敏能够和张无忌走到最后呢?因为赵敏与周芷若完全是追求相反的两类人:周芷若是流落民间的公主,她苦苦追求的是自己失去的地位;而赵敏是元朝郡主,自小锦衣玉食,手下众多,一呼百应,所以她不稀罕权力,只想与相爱的人相守相伴。
其实赵敏也曾野心勃勃,她曾对张无忌说:
将来我年纪大了,要杀很多人。我的祖先是成吉斯汗大帝,是拖雷、拔都、旭烈兀、忽必烈这些英雄。我只恨自己是女子,要是男人啊,嘿嘿,可真要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业呢。
所以赵敏率领效忠于元朝朝廷的高手们擒六大门派,陷少林寺,伤张三丰,给张无忌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不过她自从倾心于张无忌后,便再没有对他使过阴谋诡计,而是坦诚相对。其后赵敏更是随着张无忌而去,离开了自己的父兄:
汝阳王怒道:“敏敏,你可要想明白。你跟了这反贼去,从此不能再是我女儿了。”赵敏柔肠百转,原也舍不得爹爹哥哥,想起平时父兄对自己的疼爱怜惜,心中有如刀割,但自己只要稍一迟疑,登时便送了张无忌性命,眼下只有先救情郎,日后再求父兄原谅,便道:“爹爹,哥哥,这都是敏敏不好,你……你们饶了我罢。”
所以最终是赵敏陪伴在张无忌左右,而不是周芷若。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欢迎关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