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Boy 被玩坏之后,下一个遭殃的会是“谁”?

2020-07-09   Steppy潮流周志

原标题:City Boy 被玩坏之后,下一个遭殃的会是“谁”?

作者:铲里给给

诶嘿~进来看的各位兄弟,是否又被 City Boy这几个字眼所吸引?

不必多说,对于近年来的 City Boy 话题,想必各位都已经听到“耳朵起疹”了吧?坦白讲,因为那些“无脑跟风”的人,让《POPEYE》、City Boy 成为了被“玩坏”的对象,想想都觉得它们挺无辜,一心一意做事,将优质的内容输出,没想到结果并没有皆大欢喜... 这一事态也让 国内现在很多真正喜欢 的人都 不敢 说自己喜欢 《POPEYE》、City Boy ,无形中这两个词语似乎又与“跟风”捆绑了在一起。

(image:ins@stylistakiohasegawa)

如果有稍加留意,你会发现从今年开始,似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Fudge 女孩”,虽然人气远不及 BM Girl 来得轰烈,但轻松好上手、品味又得体的穿衣风格,依然吸引了很多女孩的目光。

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疑问,下一本陷入水深火热的杂志会不会是《FUDGE》?

(image:ins@fudge_magazine)

铲地我也很爱看《FUDGE》,每次更新都好比喜爱看的电视剧一样,必“煲”(还会忍不住存好多图)!而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像小 Red 书、某音、某宝的型录图以及一些穿搭博主等,开始“模仿”这本杂志的造型,首先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毕竟侧面反映出她们的审美不再被“主流”所系统化地控制

(image:ins@fudge_magazine)

但老实说,有一点是铲地担心的,按照这种节奏发展,你说《FUDGE》会不会成为《POPEYE》的“接盘侠”?恕我直言,铲地向来很少关注国内各个平台的女性穿搭博主,最近就更不喜欢看了,原因是因为她们大部分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无论穿搭、动作、版面,甚至神态,可做到 99 % 地还原《FUDGE》,很难让人不把它误解为“跟风”。

(image:《FUDGE》)

如果只是模特不同,其他都一样,那我为何不直接看“原版”的《FUDGE》呢,你说是吧?(也许“原版”的模特还没有[zhěng róng],看着更自然舒服一些)

(image:ins@fudge_magazine)

单独从型录图来看,《FUDGE》也有一些标志性的“精髓”,比方说动作有慵懒地打哈欠、手抱牛皮纸袋(里面装着法式面包/蔬菜/鲜花)、看报纸、骑车等等,突出一个随性但又泛着少许青涩的少女感,整体偏复古胶片色调,不由地让你养成一双辨别《FUDGE》图片的慧眼。

(image:ins@fudge_magazine)

但铲地相信,《FUDGE》的初衷绝对不是为了让大家来“学习”它的模板,毕竟当中的内容可不止有图片好看这么简单,满满当当的“穿搭小课堂”可真的是费劲了心思的。如果是有用心消化的话,出来的效果绝对不是“怎么看起来和《FUDGE》一模一样?”

针对不同色系的穿搭(image:ins@fudge_magazine)

由三荣书房于 2002 年所创刊的《FUDGE》,主要面向 20+ 岁的女性群体,以“大人感”为目标出发,像是少女心目中那个理想的自己。比起一些时尚类的穿搭读物,《FUDGE》的风格很鲜明,为打造邻家少女的清新感,杂志中的麻豆都是以“野生感”妆容出现,没有锐利的眼神,整体的氛围都被营造得很生活,自然接受度也更高。

(image:ins@fudge_magazine)

浓缩点来形容《FUDGE》的话,那应该就是:英伦、法式、Boyish Style

巴黎伦敦这两座城市是《FUDGE》穿搭中的很大一部分灵感来源,还会不定期地推出关于这两个地方的街拍专题。通过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故事性线索的形式来分享关于这些女孩们的一天,以及她们的穿着打扮,真实镜头下让我们更近距离地去了解英伦与法式风情。

(image:《FUDGE》)

譬如说铲地很喜欢它去年 8 月刊的伦敦街拍,Tee 恤、休闲裤、牛仔外套、运动鞋...都是一些很 Basic,大家衣橱里都会有的单品,却被她们搭配得津津有味,利用是丝巾来作造型的点缀,既显俏皮又能挡挡风。就算是小情侣的话,也没有很刻意去“秀”,小面积的色彩呼应显得趣味又和谐

(image:《FUDGE》)

很多人会觉得穿裙子就很女性化,常穿裤装的女生就很中性,而《FUDGE》就很好地佐证了这一观点。裙子穿出帅气感,裤子同样也可以很有女人味。这里不得不提到它非常受欢迎的“一衣多穿”“30 天穿搭不重样”的企划,都是基础的单品,每日的 ootd 该有些新想法了吧?

(image:《FUDGE》)

同理可得,贯穿着 Boyish Style 的这本杂志,里面的很多单品及搭配方法男生其实都可作参考,“假小子”的俏皮减龄方法,即便是男女互换也毫无违和感

(image:《FUDGE》)

说到这,也有一点是铲地十分好奇的。说起 City Boy 造型,大家会很轻易地脱口而出说它是出自长谷川老师之手,那《FUDGE》呢?带着这些疑问,铲地发现了这位名为山本香织(YAMAMOTO KAORI)的造型师,她可为《FUDGE》搭配过不少 Look。

(image:《FUDGE》)

山本香织来自东京名为“+chip”公司,该公司主要负责杂志、广告、网页等相关企划的编辑制作。从她搭配《FUDGE》的造型来看,大部分都是偏上面提到的 Boyish Style 为主,利用“经典+趣味”的组合方式来呈现“女大人”率真可爱的一面,再加上里面的单品大家都能够轻松 Get 同款,今晚优衣库要不要约一波(不是恰饭哈)

(image:《FUDGE》)

除了《FUDGE》外,男性系列的《men’s FUDGE》铲地也同样很喜欢,比起《UOMO》、《MEN’S CLUB》来说,它的“浓度”没那么高,特别适合那些对成熟男性 Style 蠢蠢欲动的潮流少年,同样主打英伦复古格调,但不是围绕当季的火热单品来介绍,以基础款为主,更系统化地去针对某种风格来教你如何搭配,当之无愧的“手把手教学”。

(image:《men's FUDGE》)

《men’s FUDGE》整体的版面也会延用《FUDGE》一贯的简洁、带些许手绘字体及插画元素,让主要内容更加得清晰明了。当然,街头拍摄也同样少不了,与女性系列一样,他们还会专门前往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去把当地时尚男性的穿搭记录下来,不同的身形、风格,总能找到一位你能参考的对象。

(image:《men's FUDGE》)

“浓度”与《men’s FUDGE》相接近的还有它的兄弟刊《CLUEL homme》,它是由曾经在《men’s FUDGE》工作过的编辑所成立的男刊,主要也是提供基础单品的穿搭方案,分享的品牌多半如 Margaret Howell、YAECA 等简约型风格,非常适用于日常穿搭。

(image:ins@cluel_homme)

《CLUEL homme》的法式感会强一些,专题式的版块也会让图文看起来更加得浅显易懂,以同一件单品去搭配多种风格,又或是同一色系下的多套搭配,说不定看完之后,你对衣橱的“旧衣服”重新刮目相看,省钱了!

(image:cluel.jp)

女性版的《CLUEL》则是在《FUDGE》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中性风格,也就是说里面的很多造型(除开裙装)男同胞们也可作参考,百慕大短裤、POLO 衫、背带裤...可以说是该本杂志的常青单品,还会不定期地推出对应专题,“盘就对了”。

(image:《CLUEL》)

像它今年推出的 2月刊中,就有一个关于“DENIM”的专题,围绕着不同的颜色、版型出发,囊括有 WHITE DENIM、BLUE DENIM、DENIM OVERALL、DENIM TROUSERS 等系列,怎么样?思路泉涌了吧~

(image:《CLUEL》)

不难发现,其实今天说的这四本杂志的方向大致一样,实用性都很强。Em?说着说着怎么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教材全解”,模式可以说是很像了哈哈。

至于“Fudge 女孩”会不会“接盘”《POPEYE》?铲地更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image:ins@fudge_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