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来了“食人鱼”?

2019-08-04     金色阳光文学

公园来了“食人鱼”?

李俊伟

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我和几个孩子来到西峡县白羽公园游玩,在风景旖旎的滴翠湖畔流连忘返。

此时,雨过天晴,太阳“犹抱琵琶半遮面”地从云层里探出脑袋,把金色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滴翠湖上。湖边杨柳依依,微风轻拂;岸边碧毯如茵,芳草萋萋,湖面上荷叶青翠,莲花带露;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祥和。

忽然,一个孩子发现滴翠湖里有一片黑色的影子在来回移动,他定睛一看,大叫起来:“小蝌蚪,一大群小蝌蚪!”一听有了新鲜玩意,另外几个孩子欢呼着冲了过去,去看小蝌蚪了。

小蝌蚪很小,但很多,一大群聚在一起,一会儿游过来,一会儿荡过去,甚是活泼,引得一群孩子咋咋呼呼的。其中有个孩子在湖边捡起一根树枝,在水中搅动着,逗弄驱赶那群小蝌蚪,小蝌蚪被干扰了,更加欢快地游来游去。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玩得不亦乐乎。

突然,一个大约尺长的东西从小蝌蚪旁边一跃而起,直扑一个孩子而去。这个孩子胳膊一缩,没有被碰到,不过,也吓了大家一跳,大家往后退了一点儿。仔细看时,发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瞬间钻到浮草下面不见了。湖水很浑浊,看不见那个东西游哪儿了。很快,好奇心和好玩的天性让大家对刚才的东西浑不在意。不到两分钟时间,那个黑乎乎的东西又从水中跳跃而出,直扑一个伸在湖面上指指点点的手而去。机灵的孩子立马缩手,又扑了个空。不过这下孩子们有了警觉,又往后退了一点。在最旁边的那个孩子,也拿着一根棍子伸到湖水中去探,想看看刚才蹦出来的是个什么东西?

就在这一瞬间,那个黑乎乎的东西竟然顺着棍子跃了起来,直扑紧握棍子的小手。只听一声惨叫,拿棍搅水的孩子扔下棍子,转身落荒而逃。另外几个孩子也四散而逃,并且大叫起来:“鱼咬人了,鱼咬人了!”我连忙走下亭子,来查看被袭击的孩子。孩子脸色苍白、手抖个不停,手指上已经在滴血了,看样子他也吓得不轻。我拿出随身携带的碘酒,小心翼翼地擦去他手指上的血迹,发现渗出鲜血的地方呈现“S”形,伤比较轻微,刚好出血。不知道是被咬伤了,还是被那个跃起来的家伙身上的鳍划伤了?处理干净后,我在他的手指上粘上创可贴,孩子又蹦蹦跳跳地玩去了。

我伫立在湖边,仔细观察,几个孩子也在旁边,不住地往湖水里瞅,但大家都不敢过于靠近湖水。可惜湖水太浑浊了,什么也看不清,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有个黑影在水里倏尔远逝。

看样子,应该是一条黑白相间、带斑点的鱼。不过,白羽公园的滴翠湖里不应该有这么大的鱼才对?这是怎么回事?并且,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任人宰割的鱼竟然敢攻击人类,并且是不止一次攻击。时代广场的湖里那么多鱼,比它大多了,也没见攻击过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用尽脑细胞,回想本地比较厉害的鱼,想到了黄四公,可黄四公从不主动攻击人呀?

回家上网搜索“攻击人的鱼”,出来了很多,就是确定不住是哪种鱼?可问题是:白羽公园滴翠湖今年刚翻修完,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湖里没一滴水,如何能来这么大的一条、攻击性极强的鱼呢?难道是谁故意放的?

不过,也感到一阵后怕,倘若站在水边的不是这些大孩子,而是几岁的幼童,这鱼完全可以把孩子扑倒拖进湖里,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查来查去,查到了下面这则信息,觉得最有可能。

信息如下:

一般来说,野鱼要么谨慎、要么胆小,大都藏在水域深处,平日难见其踪影。

然而,却有一种极为凶残的野鱼,会从水中越出,攻击岸上的人类!

一位钓鱼爱好者看到水中有一群黑色小鱼,在水面游荡,好奇之下用木棍去逗弄驱赶那群小鱼.

没想到水底巨大黑影一闪,一条大鱼竟然从水底蹿出,跳出水面攻击岸上他!

什么鱼这么凶残?

原来,这是一条大黑鱼——喜欢钓鱼的朋友,应该对这种鱼不陌生,可以说是淡水里,最凶猛的掠食者之一!

不过,再凶蛮的鱼,对人类都是敬而远之,这条鱼的行为,可以说很反常。

原来,这是一条护仔鱼——黑鱼是少见的“会带仔的鱼”,这些水面成群游荡的小鱼,就是黑鱼的幼鱼。

而产下它们的大黑鱼,会一直潜伏在附近守护——这个时候的大黑鱼,攻击性极强,特别是当它们发现自己的幼鱼们受到威胁时!

黑鱼的这种“护仔”习性,可以说很奇特了,也让人很感慨。

看完这则信息,再把拍的图片放大,赫然发现,原本以为的“小蝌蚪” 不是蝌蚪,,竟然是一群小黑鱼崽子呀。

原来,这黑乎乎的家伙是大黑鱼,它之所以攻击孩子们,可能是因为孩子们用木棍逗弄它的孩子们,它在护崽呀!

可是,这鱼,是从哪儿来的?

(温馨提醒:倘若孩子们看到滴翠湖有成群的“小蝌蚪”游来游去,千万别靠近逗弄,那不是蝌蚪,而是一群小黑鱼,它们的母亲就藏在下面伺机而动呢,杀伤力很大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AppXmwBUcHTFCnfEZT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