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年幼的时候,除了喜欢呆在爸爸妈妈身边外,与爷爷奶奶的陪伴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一方面由于父母工作时间比较忙,另一方面也是跟老人对于孩子的喜爱有关。因为孩子比较脆弱,所以为了孩子的安全,就会出现很多"花式带娃"的情况。
一位奶奶要到田地里去干农活,但是担心四个孩子在旁边到处乱跑会遇到危险。为了能够更好的一边带娃一边干农活,这位奶奶就将四个孩子放到了旁边的一条刚刚修好不久的水沟中。
水沟的高度刚好能够让奶奶一眼就看到孩子的情况,也能够防止孩子爬出受伤。四个孩子开心的在水沟中来回走动,而奶奶干农活的时候也偶尔的抬头查看几个孩子的情况。网友看见孩子在水沟中的样子纷纷表示:这就是传说中的圈养吗?
现在很多的父母都喜欢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那么让老人带孩子,父母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孩子的淘气往往会让老人非常"心累",也会给老人带来很多"小麻烦",所以家长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1)考虑老人的时间
很多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所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够照顾孩子。而老人由于"退休"在家,所以空闲的时间比较多。这个时候,很多的父母就会选择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然而有的老人虽然不用工作了,但是也有自己的娱乐活动。
因此,父母在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时,要先注意询问老人的时间是否允许。否则这会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也容易导致老人没办法全身心的去照顾孩子。
2)考虑老人的精力
父母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老人看管时,也要先考虑好他们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可以照顾孩子。因为老人的年龄比较大,所以体力等方面会相对下降。而孩子又比较的活泼好动,这个时候容易给老人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果家庭中孩子人数较多,老人容易因为精力不足而出现看管不到位的情况,这也容易导致孩子因为缺乏足够的关注而陷入危险之中。
1)提前与孩子做好约定
当家长不得已需要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时,为了避免给老人造成太大的麻烦。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首先和孩子做好约定,告诉孩子哪些行为可以做而哪些行为不可以做。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有一个行为的界限,减少因为孩子错误的行为而给老人带来很多不便的情况出现。
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遵守约定,家长也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奖励。像是给孩子喜欢的零食或者是玩具等。
2)注意和老人进行联系
即使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家长也要注意时时关注孩子的情况。在一段时间过后就要给老人打电话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询问,如果孩子出现想回家或者是哭喊着要找父母的情况,家长才能够及时的做好安抚。而且孩子的习惯老人可能不要清楚,所以及时的联系也能够让老人更准确的对孩子进行照顾。
3)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家长就要注意对孩子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锻炼。像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上洗手间等,这样子的话一方面能够减轻家长或者是老人对孩子的照顾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能力,加强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时,一定要提前考虑好老人的情况,而且由于孩子天性比较活泼好动,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排除周围的隐患,避免孩子一不小心就陷入危险之中。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