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的朋友圈被一张照片刷屏!

2020-06-25   东莞时间网

原标题:东莞人的朋友圈被一张照片刷屏!

今天

东莞人的朋友圈被一张照片刷屏

照片是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表中的一页

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

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

湖北农民工

2020.6.24

有网友更是找出了

“识惠东莞”的出处

2004年

我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

为东莞图书馆题字时

写下了“知识惠东莞”

更有网友找到了

“知识惠东莞”的解读

何谓富裕?东莞人有自己的认识。早在20世纪30年代,建设东莞图书馆的前身——东莞博物图书馆时,时任县长曾题词“多文为富”。这是借用《礼记》里的用语,对东莞发展追求的描述。富裕是要有“文”相伴、相生的,富裕体现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富裕还应让更多的人具有人文精神的涵养和风范。

东莞历来具有重文崇文的传统。走在茶山南社的古村落民居间,从众多祠堂、进士碑,以及资政邸等遗存,可以感受到这种传统。看看东莞的容氏、伦氏等家族诗书传家,容庚的金石学、张荫麟的史学、伦明的四库续修等具有的鼎立功业,可以感受到这种传统。翻阅历史文献,东莞明伦堂历时久长、资产雄厚、运营有方,傲视其他地区,从其兴文助教、襄赞后学的众多实例中,可以感受到这种传统。富裕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富裕,而应是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裕,而丰富、充盈的精神世界则较多地由文化和知识展现出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莞在创造丰厚物质基础之上,更加注重人文的相伴扶持。打造“图书馆之城”就是其中的生动实践。在建设图书馆新馆的过程中,2004年专请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为东莞图书馆题词。先生题写了“知识惠东莞”。甚妙,精当绝伦!

从“多文为富”到“知识惠东莞”,两个题词核心思想脉络是一致的。“知识惠东莞”,这不仅是先生对东莞图书馆的希望,也是先生对东莞未来城市发展追求的期盼和祝福。

——节选自《从“多文为富”到“知识惠东莞”》(作者李东来)

东莞图书馆在其微博上

转发了该照片

并留言道:

感谢我们一直都在,等您再来!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更是以《临别留言,让人动容……》

报道了此事

有见及此

许多网友留下了

他们对留言人的祝福

有记者联系东莞图书馆得知

照片内容确有其事

留言者是一位姓吴的54岁男子

曾在图书馆登记资料办理借书证

记者又从东莞市相关部门获悉

这位吴大哥是一位农民工

来东莞务工十七年了

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因之前所在的工厂关闭而失业

本打算近期返回湖北老家

但目前尚未离开

吴大哥的留言在网上受到关注后

当地人力资源部门正与他积极联系

下一步将根据实际情况

帮他解决留言中透露出的困难

阅读,可以让一座城市更有温度。而图书馆更像是繁华城市中的一处避风港,希望城市的每一位奋斗者都能寻觅到一处属于自己的宁静。

就在照片刷屏的今天

东莞的某书店内

出现了“ 一位难求”的情况

这样一座如此热爱阅读的城市

怎能不爱呢?

来源:莞香花开、新华社

编辑:官登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