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术层出不穷,针对家长的新骗术又来了,这个骗术所用到的计算机技术和话术都不高明,但其剧本设计之精,连对诈骗案见多识广的小侦都闻所未闻。目前,珠海已经有家长中招了,他的孩子被人操控着,把自己手机里的钱全部转走了。
孩子被操控着转老子的钱
2020年3月初,珠海高中生王某在家用微信跟同学讨论作业,讨论到差不多,他就关掉微信去吃饭了。
吃完饭却发现微信号无法再次登录,系统提示密码错误。王同学立刻意识到,微信号被盗了。
他有些吃惊,但旋即镇定下来。这个微信号是他入学后应老师的要求刚刚申请的,一般就用来和学生们讨论作业,微信好友只有班上师生和家里亲戚。
微信号被盗,只需要在班级群里说一声,大家就都知道了,也不怕盗用者拿这个号去干什么坏事。
不过,随后的一件事让他又有些紧张。在刚刚过完的春节里,很多亲戚长辈给他发了微信红包。
因为疫情,他今年春节都没回家,长辈们对他的爱全部都倾注在微信红包里了,满满的2000块钱对学生而言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学生一般都没有银行卡,都存在微信零钱里,尽管设置了支付密码,但对方既然可以破解你的微信密码,那支付密码自然也未必挡得住。
想到这里,王同学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到底怎样才能保住我微信里的钱呢?请求冻结帐号!
只要把微信号封住,对方就无法使用,然后再慢慢申诉找回密码,再解冻,这样就没事了。于是他开始申请冻结微信,很快操作完毕。
王同学不知道,他这个操作正掉入一个陷阱。
陷阱环环相扣,家长防不胜防
号码被封之后,他一边申诉试图找回密码,一边百度查阅解封的操作。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打电话过来,号码显示是0755开头,电话里的人自称是腾讯客服人员。
他说,我们注意到你的微信号可能被盗了,有在异地登录的情况,是否需要提供冻结服务?
王同学一听,真是想瞌睡就来了枕头,连忙说,微信号被盗了,已经冻结了,现在需要找回密码同时解冻。
对方表示,这些都可以在后台帮他操作完成,不过需要他同时用手机配合。“你可以找一个亲友的手机来操作下,我们会一步步地提示你。”
王同学一听,转身就去问他爸要手机,他爸问,你要我手机干嘛?王同学说,我微信号被冻结了,需要解冻。他爸也没在意,就把手机给了他。
拿到手机后,电话那头的人告诉他,你要解冻帐号,必须要转账操作来激活原有的微信零钱,这个转账不会是真转账,只是一个帐号激活的操作,输入一个验证码即可,上面会显示转账失败,只要操作两次,帐号就会被重新激活。
王同学按照他说的方法,操作一次,果然手机提示转账失败,于是他马上按照对方的提示,继续输入“验证码”8893,但这次系统提示转账成功。
王同学脑子一懵,连忙问对方,不是说会转账失败吗?对方表示,系统出了故障,需要你再输入一次验证码,新验证码是9356。这下王同学开始警惕了,他连忙找他爸说,我可能被骗了。
结果是真的被骗了,原来对方哄骗王同学输入的所谓“验证码”8893其实是转账金额,老爸立刻报警。这8000多块钱,是这位学生父亲2个月的工资收入啊。
这个新骗术新在哪里?
这个新骗术所使用的技术话术都很一般,盗取微信号密码的确不太容易,但跟冒充老板诈骗财务案件里通过木马直接把手机完全控制的技术相比,也是平平无奇。
话术也更是不值一提,什么“转账才能激活帐号”,这些都是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里人家玩剩的。
这个新骗术手法很简单,先通过事先掌握的一些资料,盗取在校学生的微信号,然后再打电话给他们,声称可以解封微信号,再哄骗孩子去要父母的手机,诱导其进行转账操作。
那它的可怕之处在哪里呢?我们请出珠海反诈王警官来给大家做一个解析。
新骗术的新不在于新技术和骗人的新话术,而在于其中的很多环节设置暗合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漏洞。
我们接触过各类骗术,被骗人群五花八门,涵盖各个年龄段和社会阶层,但有一个群体是骗子很少盯上的,那就是未成年人。
按理说,其实骗子最想骗未成年人,因为未成年人没有社会经验,防范能力很弱,但骗子却很少在未成年人身上花心思,原因很简单,未成年人没钱。
随着警方反诈宣传的深入,社会公众的防骗能力越来越强,诈骗窝点里,骗子一天打100多个电话,有80个是要被问候家人的,他们诈骗成功的概率越来越低。
有钱的不好骗,好骗的没钱,这个新骗术的问世,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把骗子们的难题解决了。
原来只能用游戏账号、装备交易诈骗的手法骗一些沉迷游戏的小孩,但这毕竟是少数,而现在许多中小学都利用微信作为布置作业、交流学习的平台,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装微信。
微信是用上了,但互联网平台的防范意识却没有跟上,这里有个漏洞,这个漏洞原来是没有危险的,因为骗子几乎不用微信不骗小孩。
但现在不同了,骗子先盗取微信号,再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操控其心智,让他们去拿家长的手机给自己转账。
家长们防范意识再高,也不可能怀疑到自己小孩头上。孩子防不住骗子,家长防不住孩子,一条诈骗链条就这样被打通了。
这个新骗术也给社会公众提了个醒:反诈宣传进了大学,可能该进中小学了。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里也应该加入反诈这门课,自己的脑子里应该要有这个意识:孩子找自己要手机,一定要问清楚到底要干嘛!
来源:珠海刑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sE-R3EBiuFnsJQVLW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