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纪实照,应该长这样

2019-11-03   玩转手机摄影

有人说照片中的小屁孩很有趣

有人感受到画面中真挚的情感

有人想起了童年

这是MPC纪实组的入围作品《天然浴》,小孩子脱了个精光在石头上取暖,温暖的阳光、孩子黝黑光亮的皮肤,这样画面非常地真挚。

前几天的MPC作品展示中分享了一张纪实作品:《天然浴》,很多朋友留言说:求调色教程!

作为最宠粉的玩摄后期组必须给大家请来《天然浴》的作者沈勇,她将会跟我们分享《天然浴》这张作品的创作故事。

沈勇正在输入中

大家好!我是沈勇!

抱着分享的心情,将照片放在了玩转手机摄影平台上。十分意外,小编找到我,告诉我很多小伙伴想了解《天然浴》。

我也没做过这种分享,不知道从何说起。就从照片里的孩子们说起吧

这些孩子们是我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拉达乡暂住的时候认识的,他们都是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

也在这期间,我和我的亲爱的经常和他们出去疯玩,慢慢地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也愿意跟我们分享他们的秘密基地,比如“天然游泳池”!

小姑娘们在水里快活得跟鱼似的,一个接一个地向我展现她们的拿手绝技。

这个“游泳池”可是刷新了我的认识!6月的山间并不热,可这帮小孩非要去游泳,然后在他们的一阵软磨硬泡后,我决定一起去。临走时,还带上给儿子准备好的两个泳圈。

我们跟着他们,但是越走我越纳闷,我们走的方向并不是河边,而是山上?

十多分钟的穿山越岭之后,终于看到了“游泳池”!

一人大的一个水凼凼!

“游泳池”的规模着实让我震惊。当我还在迟疑的时候,身边的小丫头已经拿着游泳圈扎进水里,溅起的水花让我瞬间摆脱疑问,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天然泳池!

人像纪实照,应该长这样

六月的凉山温度不算高,水多少有些冰凉。玩了会儿,几个小孩已经在跐溜鼻涕了,但是仍然泡在水里。

突然,三个聪明的男孩背着女生,扒了个精光,跑到上游的一个大石头趴了上去。

这又是什么操作?

我快步上前,找了离他们一米多的石头坐下,抓拍了几张照片。同时,我得到了一个惊喜:原来他们趴在石头上不是为了休息,而是取暖,被晒了一天的石头此刻温暖无比。

看着在橘色日光下,他们就这样赤裸裸趴在深深的的巨石上,彼此看着笑着闹着。背后贫瘠的土地印衬的他们的笑容越发的温暖。

拍完照之后,我选出了逆光下的这张照片。经过后期调整,人物变得更加细腻,画面更真实。

很多朋友很想了解这张图片的后期,其实很简单,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路:

1 影调

在拍这些照片时,阳光很大,逆光下呈现的光影是塑造人物的好帮手,表现小孩们自然简单。所以,在后期调整时,提高了画面的明暗对比。

2 色调

小孩的肤色,石头,“游泳池”都是偏黄色调的,想着能保持大环境下给人的那份温暖感觉,在后期调整时也稍微给画面增加一种胶片质感的暖调,既能让画面带着点温暖的乡土气息,还能使人的体态颜色线条更加突出。

3 色彩

在人物调色时,我选择用蓝色的曲线进行下压,让人物的线条肤色更加饱满。

这就是我的修图思路,总的来说就是保持自然感觉,突出人物,让人物变得饱满。在操作上,其实我就动了2条“线”!

因为参赛作品的原图暂时没找到,先用下面的这张照片做个修图演示。

修图步骤

(APP:Snapseed)

首先第一步,用曲线预设快速调整出我们想要的效果。

对于曲线小白来说,这些曲线预设简直是利器,大概有30款不同的曲线预设几乎能应对我们平时的所有基本的修图调色。

为了突出那种真实的民族(乡土)感觉,我选用了I01这一曲线,RGB曲线在暗部和高光的处理会比较细致些。

人像纪实照,应该长这样

压缩暗部,提高最左边的点,同时把暗部点下移,增加暗部,会隐藏一点暗部细节,显得更胶片感。

人物的皮肤原本偏黑,所以在调整暗部曲线时,让肤色变得光亮黝黑。

亮部也降低了,最右边的高光点降低了,中间调亮部点上移,压缩亮部,明暗对比更突出,画面显得更有质感。

第二步,进入蓝色曲线,把中间调稍微往下压,突出画面的黄色调。

只动这两条曲线,就完成《天然浴》的调色。

纪实作品本来就是追求真实,尽可能地不要有太多的后期调整。所以,我就只用了2条曲线,简单的不改变太多!

好了!谢谢沈勇今天跟我们的分享,沈勇这种简单的后期其实很适合我们人物纪实的后期调整,操作简单,既能保持画面的“原汁原味”又能突出人物,喜欢纪实作品的你们,不妨试试~

喜欢的话记得转发分享!(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