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探照灯 | 今日热点(点击查看)
50年来最大规模《红楼梦》展即将开展 | 奥康纳:作家是否为了表达自我而写 | 他用大数据分析了1500部文学名著......
......“图画书界奥斯卡”
年尾将至,对于这一年的各种盘点、总结也陆续揭晓。今年的原创文学中,有哪些作品值得一读?
昨晚,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在上海发布。阿来的《云中记》,万方的《你和我》、田耳的《开屏术》和迟子建的《炖马靴》分别摘得长篇小说榜、长篇非虚构榜、中篇小说榜和短篇小说榜的榜首。
排行榜由《收获》文学杂志社创办于2016年,已成功连续举办四届,以其权威、多元、公正与客观在海内外聚集起重要影响。通常经过两个月的海量初审和一个多月的严格终审,在每年岁末之前,将本年度最值得品读、最值得关注的华语原创文学作品呈现在公众面前。
阿来
万方
在今年的榜单中,出现了一个两次上榜的名字——以导演身份为人熟知的徐皓峰,以《大地双心》和《诗眼倦天涯》拿下长篇小说榜第二和中篇小说榜第四。之前,徐皓峰曾以《逝去的武林》惊艳亮相,今年集中推出的这两部作品,彰显了他在武侠题材的深厚积淀。中篇小说榜单中,出现了陈春成、丁颜两位“90后”作家的身影,并且陈春成的作品选自年轻人阅读社区豆瓣——这些年轻、陌生的面孔,也许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活跃于文学现场的有生力量。
长篇小说榜中,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确立了面对巨大灾难时,中国当代作家用汉语书写灾难的伦理与能力。而万方的长篇非虚构《你和我》回忆父亲曹禺与母亲的故事,回到那些剧作的写作现场,在诸多个人史与家族史的梳理与追踪中见证着时代的风云和命途的多艰。邓一光的《人,或所有的士兵》、徐皓峰的《大地双心》、蒋韵的《你好,安娜》、格非的《月落荒寺》等长篇小说及叶兆言的《南京传》、卢一萍的《祭奠阿里》、曾维浩的《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等非虚构作品均在现实题材创作的深度和广度上体现了写作者主动的探求和拓展,深入社会发展的肌理。
田耳
迟子建
今年,收获文学排行榜得到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延芳《收获》文学专项基金理事会助力,奖金范围从榜首扩大至全部上榜作品。本月24日,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将走出上海,在安徽蚌埠龙子湖畔古民居博览园举办颁奖仪式。作为上海乃至全国领军的文学期刊,《收获》将发挥自身影响力,在长三角公共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联动发展中显出更多作为。
在专家评审的眼中,榜单上的作品好在哪?如果你还未看过这些作品,或者看了却不求甚解,也许以下的这些关于入选长篇小说榜和长篇非虚构榜单的评价能帮你找到一条接近和解读作品之路。
2019收获文学排行作品评语
长篇小说榜
1. 阿来《云中记》
《十月》2019年第1期
贺绍俊:阿来的《云中记》以藏族祭司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阿巴祭祀亡灵的方式,重述了十多年前发生在汶川的地震灾难,是一部超越了所有灾难文学的祭祀诗。
何平:《云中记》作为一个开始:灾难成为关涉国家、民族和国民心理建设和生命成长的精神性事件。灾难不是仅仅作为人与事的布景、场景和装饰进入我们的文学转换机制,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精神资源、成人礼和心灵史的一部分。
2. 邓一光《人,或所有的士兵》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
黄德海:在顽强的意见与复杂的历史言辞之间,邓一光用自己的书写,努力探寻每个个体独特的生命感受,以及这感受对周遭产生的影响,由此尝试抵达的,不是普遍性的共有记忆,也不是人身处时局的习惯性困顿,而是如何面对世界之中的自我,以及这个自我极为具体的人生处境,并由此牵连起对更广阔的世界的认知。
3. 徐皓峰《大地双心》
《收获》2019年第3期
张新颖:徐皓峰的叙述谨严有度而又自由如风,风行大地之上,人间区隔的朝廷、武林、梨园、学界、文坛于风无碍,穿梭贯通,吹万交响。《大地双心》上演中国近现代的大戏,虚与实相激相生,知识与想象相助相成,摇曳多姿又浑然一体。这部作品声息丰富而品质纯厚,有心有核有蕴含而趣味横生,入微至妙而境界通畅开阔。
4. 蒋韵《你好,安娜》
《花城》2019年第4期
木叶:某种意义上,蒋韵笔下年轻的安娜与同龄人之间构成了隐秘的互文关系——安娜身上有着另外几个人的某些特质,这几个人身上也潜藏着一部分安娜,他们同那个动荡年代的一部分气息是同构的,又有不少相斥之处,这一切混杂着,碰撞着,跌宕起伏于后来的时代。人性的重量与人性的晦暗相互催迫、竞逐,有时,正是那些浪漫的理想的东西在将我们变形,甚或打碎。蒋韵和读者一起,见证一个人可能是如何带着秘密、创痛、罪感、悔恨以及勇气逝去,或不断成长,终究,一种浩荡与爱自虚空深处升起。
5. 格非《月落荒寺》
《收获》2019年第5期
张莉:格非《月落荒寺》书写的是中年人的生存、失意、情感迷失,小说穿越重重现实表象,真切刻画下我们时代人的普遍生活样态;但同时,作品也跨越时代之囿,书写了人的命运的飘忽感、无着感、荒芜感以及神秘性。叙述表层克制平静,叙事内部风起云涌;虽是现代小说,却在叙事内部又接续了传统中国叙述传统,《月落荒寺》形成了迷人、丰饶、复杂的叙述调性,堪称2019年气质超拔,独具魅力的长篇力作。
非虚构作品榜
1. 万方《你和我》
《收获》2019年第4期
谢有顺:万方的《你和我》,冷静而又热烈,坦率而不乏隐忍。那段被深情回忆和逼视的个人史、家族史背后,见证着时代的风云和命途的多艰;那些被裹挟或试图作出抗辩的人生中,充满着骄傲和自尊、软弱和悲哀。那些在退却中黯淡、在时光中寂灭的,惟有在文字和记忆里长存。
2. 叶兆言《南京传》
译林出版社 2019年8月出版
张莉:作为生于南京长于南京的写作者,叶兆言及其文字早已成为南京的名片。《南京传》中,他以叶氏独有的方式为南京写史,也以一种独特的文学视角画下南京的多维肖像,开阔而有历史纵深感,生动而又有民间气,作为古城的南京,因为叶兆言的书写,再一次在文学中变得“活生生”。
3. 袁凌《寂静的孩子》
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6月出版
申霞艳:《寂静的孩子》是袁凌花了四年功夫的采访结晶,全书叙事节制,让一个个具体的边缘儿童浮出视野。
4. 卢一萍《祭奠阿里》
《收获长篇专号·春卷》2019年3月出版
王春林:作为一名军旅作家,天然具有英雄主义情结的卢一萍,在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祭奠阿里》中,所具体书写的是1950年代初期,解放军进藏先谴连官兵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战胜重重困难,翻越昆仑山脉进军西藏的真实故事。作家不仅有着足够开阔的思想视野,而且更有着对丰富历史文献的田野调查功夫,再加上天赋异禀的写作才情,最终成就的,乃是一曲当下时代颇为罕见的英雄史诗。
5. 曾维浩《一个中国人在中国》
《花城》2019年第6期
项静:《一个中国人在中国》提供了当代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个真确中国人的生存标本,以一个文学界知识分子的阅历充分打开真实的生活经验,走近历史沉默的关节处。以质朴的叙事,试图在个人与时代、集体记忆之间寻找一种整合方式,以普通见证者和亲历者的视角为大历史和时代作注脚。
中篇小说榜
1《开屏术》田耳(《钟山》2019.4)
2《鲛在水中央》孙频(《收获》2019.1)
3《青霉素》尹学芸(《收获》2019.3)
4《诗眼倦天涯》徐皓峰(《收获》2019.5)
5《成人记》薛舒(《长江文艺》2019.1)
6《下降流》禹风(《人民文学》2019.2)
7《我们的师傅》凡一平(《十月》2019.4)
8《音乐家》陈春成(豆瓣 2019.7)
9《有粮之家》丁颜(《花城》2019.5)
10《外婆要来了》姚鄂梅(《清明》2019.3)
短篇小说榜
1《炖马靴》迟子建(《钟山》2019.1)
2《迟到的青年》黄锦树(《天涯》2019.6)
3《天台上的父亲》邵 丽(《收获》2019.3)
4《沙鲸》李宏伟(《小说界》2019.4)
5《核桃树下金银花》弋舟(《青年作家》2019.10)
6《起夜》双雪涛(《收获》2019.1)
7《伶仃》蔡东(《青年文学》2019.3)
8《火车》宁肯(《收获》2019.5)
9《天使》张惠雯(《文学港》2019.7)
10《荀滑脱逃》朱山坡(《青年文学》2019.1)
新媒体编辑 张滢莹
新年文创季
文学报新年文创 已上线微店
公号:iwenxuebao
网站:wxb.whb.cn
邮发: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