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高淳在行动丨他们在疫战中逆行,播撒春的希望......

2020-02-05   高淳发布

一场疫情,书写使命与担当

一袭白衣,捍卫生命与希望

严守基层防线,守护群众健康

TA们的名字叫“白衣天使”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穿上一身白衣无怨无悔

自1997年进入东坝街道沛桥村医务室工作以来,42岁的党员裴志兵始终将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儿童计划免疫、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居民健康调查体检......他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村医职责,为村民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

他说:我一直努力要求自己,做一个好人,当一个好医生。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裴志兵主动承担起防控职责,取消春节休假,坚守岗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村民提供日常诊疗服务的同时,配合村委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和返乡人员摸排工作。

裴志兵主要负责沛桥和新中两个村的摸排防控工作,除了需要逐户排查、登记,每天还要奔波两个村上门为6名湖北返乡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上报,虽然工作量很大,但他毫无怨言。他说:“作为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更应该冲在社区防控一线,守好基层防线,给群众更好的守护。”

轻伤不下火线

退休党员医生冲锋在前线

1959年出生的孔祥兴,1978年入伍从事卫生工作,1981年成为中共党员,2017年被评为高淳区“十佳乡村医生”,2019年在漆桥街道茅山村卫生室退休后,他不顾家人劝阻,坚持返聘到热爱的岗位上来,他说:“人退了,但心没退”,继续奋斗在卫生事业的第一线,用自己42年从医积累的经验和医术,造福茅山村的居民。

此次疫情的爆发正赶上春运返乡高潮,武汉返淳人员需居家隔离观察,61岁的他每日不辞辛苦,为茅山村居家隔离人员监测体温、宣传教育、疏导心理。

中午,则在卫生室里简单的泡点糙米或干粮填填肚子,村民邀请他去自家吃饭,他婉言拒绝了,“别说平时了,现在是非常时刻,我们要少聚餐,村里拉满了红色的横幅,时刻警示我们呢!”

就在前几日,他如往常一样上门入户,但因防控疫情各村口封了路,他选择走乡间小路,却不慎被毛竹桩划伤了腿,但他依然坚持做完工作,直到下午4点才到卫生院处理伤口,缝了3针。

院长马玉清得知此事前来看望他,“孔医生,居家隔离人员还有几天就能解除隔离,先让卫生室的驻村护士接替你去监测,你休息两天!”可孔祥兴却说:“这点伤不妨事,工作中难免会有意外,扛过去就好了,现在人手少,都在各卡点、各自的岗位上,我不能耽误工作,我想尽最大的努力让身边的每一个人了解个人防护知识,及时帮助他们消除疫情恐惧心理,要是我在家休息也不安心啊”。

我做的不算什么

她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随着肺炎疫情爆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主动放弃春节休假时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她就是阳江中心卫生院的护士长邢定花。

在院内开展疫情防控演练时,邢定花始终站在最前列,亲自给大家示范预检分诊的操作流程,她还主动承担院感工作,负责院内消毒及医疗垃圾处置工作。

当同事问她:“护士长,您累吗?”她说:“不累,作为一名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和武汉一线的同仁们相比,我做的不算什么,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她们才是真正的英雄,直面生与死的考验,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才不愧于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

1月31日,她和丈夫徐明明共同商量后,决定向高淳区红十字会捐款5000元,为疫情的防控尽自己绵薄之力。

坚守社区责无旁贷

披上战袍坚不可摧

“今天体温正常,要经常开窗通风啊”,“有什么不舒服的,比如发热症状,要及时和我们联系”,这是2月2日上午,淳溪街道北漪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陆琴花,对从湖北回淳居家隔离的人员,进行上门医学随访时的一段对话。

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社区是难点,也是重点。连日来,高淳人民医院派驻在淳溪街道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也积极投入到社区防控工作中,同居委工作人员、小区网格人员、民警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共同开展“四包一”稳控隔离疫情防控工作。

这些医务人员说,从年三十开始,每日上班后,她们立即开展辖区内居家隔离人员健康随访工作,给隔离人员测量体温、详细记录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关心对方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变化。

由于居家隔离人员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他们每天都要骑着电瓶车顶着寒风来回奔波,一圈跑下来就要大半天。同时,他们还要定期向社区居民讲解口罩正确佩戴方法,进行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发放健康宣教资料。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她们的手机要保持24小时畅通,随时解答居民的疑惑,引导居民树立信心,提高居民个人防控疫情能力。

在高淳,像裴志兵、孔祥兴、邢定花这样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全力以赴,坚守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共同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员干部冲在前

疫情之中见担当

最美白衣“战士”

你们当之无愧


来源:东坝街道、漆桥街道、阳江镇、高淳人民医院

编辑:童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