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日常,因此,更要保证其安全性。近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警方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院落,这个院落围墙很高,不断有机器的声音出来,附近居民说这里是一家调味品厂......究竟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
警方:摧毁生产假冒调味品团伙
民警进入这家调味品厂后,发现没有酿造车间,工人们都在忙着加工生产。
在现场,民警发现了,已经生产包装好的华东牌酱油、醋、调料、香油等产品。别看调味品的种类不少,可是生产方法全都是勾兑!
除此之外,在加工厂内,民警发现了大量的商品商标以及加工设备。
从该产品的商标可以看到,产品原材料是大豆,但民警没有发现任何的大豆等原材料,添加剂倒是随处可见,同时还有大量的其他品牌的过期产品。
经查,该加工厂为华东调味品厂,生产的华东牌酱油、醋、调料、料酒,一直未按审批手续采用酿造工艺生产,为不合格伪劣产品。
民警以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将法人刘某抓获。
添加剂+盐+过期产品=酱油?
警方在现场扣留了已经生产包装好,但是尚未售出的产品2800多箱,其中有酱油、醋、香油、料酒等,涉案金额300余万元。那么,这些调味品是如何勾兑的?又销往了哪里呢?
这些就是警方在该加工厂查封的,已经生产包装好的调味品,这些调味品,外观包装精美,商标都清晰地标注着,生产原材料,酿造工艺、保质期等信息。
看产品的外观发现,产品标注生产配料以及流程都是酿造酱油,但是他的厂房不具备酿造条件、工艺,也没找到粮食,通过与工作人员沟通,工作人员说所有的酱油、醋都是勾兑而成。酱油是通过盐和焦糖色,再加一些添加剂勾兑而成。
这样勾兑的酱油,与实际粮食酿造的酱油有什么区别,消费者要如何区分?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建华分局民警 邵开明:勾兑酱油外观比较粗糙,这是人工做成的,而且酱油颜色是黑色的。正常的酱油颜色是黑红的,而且晃动一下,没有挂壁。
除了酱油为添加剂勾兑外,醋、料酒、香油均为勾兑,唯一不同的是勾兑的材料不同。
正常醋是由大麦或者粮食发酵而成,但是他没有用粮食,直接用冰乙酸、焦糖色加一些水和盐兑色兑成,都是添加剂。
除了大量使用自来水和添加剂勾兑外,为了保证口感,厂家还会添加一些独特的秘方:到市场上低价购买过期产品,用过期产品与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勾兑调味。
经过检验中心检测,39个品类都是不合格产品,一箱酱油的成本,包装和箱子加原材料,成本在5、6元,非常低,但是可以卖到20、30元。
如何挑选一瓶好酱油?
01
看“氨基酸态氮”的指标
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根据这个指标,酱油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根据这个指标,酱油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之高。
因此,拿到酱油后,最先看酱油瓶身“配料表”中的“氨基酸态氮”的指标。尽量选择“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
02
看是“酿造”还是“配制”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这两种酱油可是天差地别的: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是传统的生产方法,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的严格规定。
配制酱油:有一种: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如果加工技术不好,水解蛋白过程中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还有一种,是在混入一些酿造酱油原汁的基础上调制而来。
所以,酿造酱油PK配制酱油,绝对是酿造酱油更好啊!
03
是“佐餐”还是“烹调”
按照酱油的国家标准——GB/TI8I86-2000《酿造酱油》中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
佐餐酱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所以,它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
烹调酱油:适合烹调菜肴(如做红烧肉)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故其卫生指标要求低一些。
两相对比,佐餐酱油比烹调酱油更干净!用“佐餐”酱油烹调菜肴是可以的,而用“烹调”酱油直接凉拌或蘸食则不可取。
提醒:吃酱油一定要控制用
酱油味道鲜美,却是盐的“隐形大户”。
一大匙(10mL)的酱油中大概含1.5~2 g盐,而盐的推荐量一天也就6g!
食盐中大概钠占 40% 左右,氯占 60% 左右。当过量的钠存在在血液中,会导致大量的水渗透进血管,致使血管体积增大,从而直接导致血压上升。
所以多放酱油就要少放盐,控制盐的总摄入量。
酱油是种神奇的调料,有了它,哪怕是一碗白米饭,也会变成一种美味。看完记得转发提醒身边的家人朋友们,买酱油的时候需要多加留心!
来源:央视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