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国四大古都,历史文化名城。而有这么一条街,历经它一个时代的昌盛。
糖坊廊不止卖糖,还叫“蔑街”?
糖坊廊,如今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内。东南起中华路,西北接长乐街。
小巷入口
因为明朝经济空前繁荣,为保证规范建立官廊,并且都用一色的青石板铺路。而后出现了不少带廊的地名,糖坊廊因为糖作坊得名。
所以不止是卖糖,还有不少店铺管廊,是一条见证南京明时繁华的街道呢!
“糖坊廊”路牌
那叫“蔑街”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记者了解到,原来它曾经本是叫“灭街”,后取谐音才改成“蔑街”。
守护老城南的古韵
笔直的小巷
依稀可见,糖坊廊巷曾经的风貌。低矮平楼,灰砖青瓦。耳边似乎传来坊间巷里的吆喝叫卖声。
“河房”
老城南街巷的保护,一直是政府关注的事情。而在这条小巷里,有处“河房”古宅颇有名气。这座有文物价值的秦淮民居有什么特色?
与其他平房有别的高墙
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时,这一代民居被损毁不少。正是古宅旁高高的墙门抵挡住敌军的炮火。
“河房”侧正是甘露桥流水
独特的倚秦淮河而居的建筑。
菱形构造
雕花为清朝时雕刻
从出生就居住在这的老人史益清告诉记者:“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房子,因为河道原因侧面局部沉降,本来都快要不能住人了,政府翻修了一下,抢救过来一些。”
从他口中知道房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全都是木结构,天窗、地板都是菱形,是这附近极少的历史民居。不愧是颇具盛名有极高文物价值的民间小筑。
悠闲自在,得一方安隅
时常有老人在门口吹风
小巷的建筑不新,基本上都是遗留的民居翻修改造。
居民陈满华
她介绍这条巷子时说,以前靠近糖坊廊西巷口的是链条厂,后来改造成居民区,并且以前的巷子都是石子路和小平房。
“幽寻”掩在树后
打开拱门会是什么样的风景呢?居民胡志刚赶忙提醒说,正门不在这条街,这边进不去的,往里走是古戏台,不过这期间没有表演。
依稀可见明时百姓家的模样
夕阳照射下,灰墙红门中隐隐透出温婉的江南风情,糖坊廊显得温暖又沧桑。而一间间遗留下来的民居,让游客体会到老城南独有的韵味。
闲时来此,喝一壶清茶,逛一间古屋,整个人都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