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肖战代言不停,广告商频频找流量小生,是福还是祸?

2019-09-26     娱扒顽主

李现,肖战代言不停,广告商频频找流量小生,是福还是祸?

在当下的娱乐圈,"流量艺人"与社交媒体深度绑定,而当第一批"流量艺人"逐渐有了作品,电影、电视等领域原生的艺人们也开始积攒"流量"这个通用货币时,"流量艺人"的概念已经通货膨胀了,于是又有了"顶级流量"这个词。

不管什么时候,娱乐圈的顶流都是能够引起大家关注的那批人。即便他们经常会换人,但是每一次换人也都是观众和网友的关注度直接导致的,也是民心所向。

而近日,有网友说这个夏天,娱乐圈的新顶流已经出来了,就是肖战和李现。确实,这两位在这个夏天也是让人不得不服。

肖战现在应该是炽手可热的当红偶像,不仅仅是因为在《陈情令》中出演了魏无羡这个角色,大家更多的还是喜欢肖战这个人。喜欢他的颜值和才华,又会唱歌又会跳舞,还会设计和摄影,所以,这么优秀的爱豆谁会不喜欢呢?肖战目前已手握3家品牌代言人广告,品牌大使、其他品牌推广数量为7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肖战的未来应该是来日可期的,他并不是虚红,而是有自己作品的,由他主演的电影《诛仙》也即将和观众朋友见面,相信他今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给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提起肖战就不得不说起跟他同类型的王一博了,虽然也是凭借《陈情令》火起来的,但是总体来说,他还是弱一些。更多的还是角色,或者说是因为女粉的支持,让他在剧中的角色和肖战出演的角色因为cp的事情而被大家各种关注。有点像当初的白宇和朱一龙,最后也是白宇要弱一些。王一博能红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希望公司能够有合理的长远的规划吧。王一博的品牌代言人广告有4家,品牌大使、其他合作推广数量则达到11,广告代言暂时领先肖战。

李现被大家说是后来者居上,现在应该是顶流中最火的那一个了。在某段视频平台上的数据也是让人瞠目结舌,这大概就是流量的力量吧。尽管有不少人都觉得李现是不太适合做流量艺人的,但是看到这样的现状也不得不佩服。至于能够维持多久,那也还是要看作品了啊,现在确实火得不行。初步统计,李现在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走红之后,已如约接下4品牌代言、4个品牌大使和推广活动,李现手中握有的品牌代言(含推广活动在内)至少已有10个。

看完以上数据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明明是暑期一起走红的艺人,为什么李现的商业价值可能高于王一博,肖战呢。以微博数据为例,肖战和王一博的博文动辄转发过百万,超话排名也总是高于李现,微博作为当下最大的追星软件,是测试一个人流量的最直接工具。

但是,我们只把目光放在了微博数据上,却忽略了李现其他平台的逆天数据,比如,在某短视频软件上,他的个人视频播放量达到了200亿,这个数据不但是娱乐圈第一人,还是李现用两个月完成的,可谓飞升。其次在一些搜索指数上,李现的顶峰数值也是几倍高于肖战、王一博的。

商家不可能只通过一项数据就断定艺人火与不火,他们还做了粉丝群体调查,发现李现粉丝的年纪普遍要大一些,《陈情令》吸引了很多饭圈女孩观看,而《亲爱的热爱的》则是全年龄层的覆盖,自然李现的国民度要高一些。

另外,李现本人的公司也是很给力的,他所在的壹心娱乐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商业资源,所以李现刚一走红,就直接拿下了国民品牌代言,而肖战、王一博现在获得的主要是形象大使的代言。

最后再来谈艺人形象。

肖战、王一博属于小鲜肉长相,一个走清新范儿,一个走韩范儿。

而李现不一样,走的是男人味路线,他身材好,颜值偏硬朗,这款帅哥在娱乐圈还是蛮稀有的,所以品牌更倾向于找李现宣传。

李现商业价值可能会比较高和他的国民度、形象、公司离不开关系,而肖战和王一博现在只停留在人气偶像层面,他们想要获得更好的资源,必须要进一步打开知名度,未来还长,慢慢来吧。

但广告品牌与流量明星合作,有利有弊,有得有失。

品牌商们看看明星的话题度,流量和粉丝能力,可以为平拍带来相当大的实际商业价值,但是如果明星在代言期间出现被爆出丑闻,那对于品牌商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这几年,许多在时尚历史上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高端大牌都在中国寻找了流量鲜肉代言,用这样的方式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大家都知道明星的带货能力有多么强大,确实会扩大消费者群,自带一部分"粉丝"购买品牌产品。然而他们终究是流量明星的粉丝,不是品牌的粉丝,只是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而购买了产品。他们不同于品牌的忠实消费者,往往只是"一轮游",没有发展成潜在消费者的可能性。

代言人可以是流量,但是流量的形象与品牌形象必须匹配。因为代言人最重要的功能,是代表品牌形象的向消费者传达品牌形象、文化及其理念,培养认同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而目前,许多品牌商都忽略或是遗忘了代言人这个最重要的功能,为了追求高销量,盲目签下流量明星作为代言人,最终得不偿失。"流量代言人"模式不仅忽视了代言人最重要的功能,这种模式还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流量"看似完美的表面,实际上暗藏着脆弱。因为支撑起"流量"的,是"流量"背后的团队为其建立的完美人设。

其实明星代言产品也应该谨慎才是,所谓的名气大涨,还是需要靠作品来维持。对于一些价值的等价交换其实真的是应该慎重考虑,慎言慎行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未来的明星能够更好保持自身的一个态度才是!

本文仅代表个人看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BbEbm0BJleJMoPMKg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