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言:只知王范镇,不知永宁城。足见王范名声之大,明清之际王范又以贸易和集市闻名遐迩。历史积淀,王范街内形成了许多小地名,每个小地名背后都能演绎一段故事。地名文化是王范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考究王范街地名,对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囿于学识、眼界所限,仅作抛砖引玉之劳。
一、以街命名
1、王范街位于县城之西,北依延寿山,南临洛水,东有延寿河环抱,西有嶕峣涧水流过,背山面水风水极好。最早有王姓、范姓居住于此,因以名焉。王范命名不迟于唐代。因香泉寺,始创于唐代(公元811-814年),时人以王范香泉寺刻碑记之。
2、刘半街,借指王范刘善人家(清刘明、刘亮到民国刘树勋)室宇之多,西从清真寺胡同,东到营房院南北两厢皆为刘家房舍。
二、以寨命名
王范街又称“云盘寨”。清朝同治年间,为避捻军扰境,王范修建寨墙,因东有渐盘桥,西有登云桥,各取一字,合称“云盘寨”。
三、以手工业命名
王范中街路南有一地方,人称“香坊”。清朝洛阳文峰塔附近人李成仁到王范经商,以制香为业,其子李万兴取店名“万兴隆”。万兴三子,分东院、中院、西院。民国时李家开了8家香店。时人称该地为“香坊”,称该李姓为“香坊李家”。
四、胡同命名
王范从东到西有10多条胡同,有以姓氏命名的胡同,如:刘家胡同、崔家胡同、杨家胡同、黄家胡同、宋家胡同等。有以建筑物命名的如:清真寺胡同、戏院胡同、大观庙胡同等。有以贸易命名的如:牛市胡同。有以自然物品命名的如:石头胡同。
五、以姓氏命名
洛宁人称门外为“man”,如王范中街路北,原西百货门市一带,人称“段家man”。
六、以院命名
王东有“营房院”,旧时驻军在此安营扎寨。明代永宁西王村孙家因镇守神顶寨在此扎营之处。明未孙世英被李闯王的义军所杀。阴家院,清朝晋商阴树山在此聚族而居。张家院(回族)等。
七、以道命名
王东村竹园南有一小路,人称“竹园道”。张家过道(在王西村)等。
八、以商号命名
如王西的“天尚德”(回族镇中原村张姓在此经商的院落)、“同庆协”(城郊乡口张辉汉在王范开的粮行。)
九、以寺观命名
王范东门外北有佛教寺院“普通寺”(元朝至正元年建),王西有三官庙(明重修)。
十、以园命名
王范中街南边有地曰“柿树园”,概旧时此地多柿树而闻名。
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王范街又衍生了许多新的地名,如寨外、新村、锦荣小区等,它们和王范街内的老地名一样带有时代的烙痕,丰富了地名文化的内涵,显示了社会的进步,这些新旧地名将永远载入洛宁史册,成为地名文化长河的一朵璀璨浪花。
作者简介:王嘉飞,王范人,祖籍城郊王协村,黄埔抗战老兵后裔。洛宁县卫健委职工,爱好文学书法,曾有作品在《新洛宁》、《县城经济》、《书城》、《牡丹》杂志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