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营镇蒋河村| “0”的突破

2019-08-30     原州发布

8月21日,连阴雨淅淅沥沥。

在原州区头营镇蒋河村村集体租用的牛棚里,120头西门塔尔育肥牛膘肥体壮,挤在彩钢瓦棚下躲雨。

“这些牛进回来已经10个多月了,9月中旬将全部出售。”村支书申学礼说,去年10月,村上依托2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从内蒙古赤峰市引进120头西门塔尔育肥牛,在村上租用闲置牛棚喂养。

村上的资金不同于自己的,每一分都要有出处,要用在刀刃上。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活用好,村两委班子聘请了专业会计,对每一笔支出进行成本核算,每月报表汇总。分别对每一头牛建立档案,哪一头牛哪一月投入成本多少、增重多少,都有明确记录。通过精细化管理,既明确了资金去向,又能根据市场行情随时掌控每头牛的利润。

按现在的行情,活体毛重每公斤32元计算,每头牛平均650公斤,毛收入在20800元左右。除去成本,每头牛纯收入在4500元至5000元,120头牛共计利润50余万元。

“我们再养多半个月,追追肥。”目前,申学礼已经联系好了广州客商,9月中旬将全部出栏。

10个多月悉心付出,村集体将有50多万元收入,这个消息村民奔走相告。在村集体带动下,以前的铸造企业老板袁秉永成功转型,在头营镇杨庄村承包2000亩土地种植地膜玉米,租用圈舍,饲养育肥牛100多头。

建档立卡户申耀平已经60多岁,前几年妻子去世,儿子在外务工,家里就剩他一个人。在村集体和养殖大户的带动下,他用了3年时间,从一头牛养到11头,年收入近3万元。

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示范带动村民发展产业致富。蒋河村探索出的这条双管齐下的路子既合村情,又合民意,村两委班子决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养牛的四五十万收入,加上村上按照原州区有关政策,对部分农户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有偿退出,已经到账的21万元村集体收益,村集体经济从“0”到有,今年纯收入至少在60万元以上。这些收益将主要用于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固原日报记者:柳睿 、余亚丽 、袁景瑜)

关注我们

了解原州要闻

编 辑:蔡 蕊

责 编:李 蓉

监 制:母广玲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AMB6GwBJleJMoPMKJ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