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一下宜宾的古建筑
不如就去李庄看一下
从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乘舟东下
行19公里便到了位于长江南岸的古镇李庄
(10月可能会开通“三江亲水游”船舶)
感受古人在江中看到的李庄
李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
距今已有1470年建置史
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
依长江繁衍生息
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
峰排桂岭,秀毓仙源”的自然景观
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捷
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
“东有江苏昆山的周庄,西有四川宜宾的李庄”
周庄的特色是:
“江南春雨杏花,水乡小桥人家”
而李庄的特色则是:
“传承文化有功绩,工艺四绝堪称奇”
于是,便有了这次的李庄之行!
川南建筑代表作之“李庄四绝”
建筑学家梁思成前往李庄时
对这里的川南古建筑
赞不绝口
“李庄四绝”尤为让人欣赏
1
旋螺殿
位于李庄镇南2.5公里的石牛山上的旋螺殿
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
殿内曾供奉文昌帝君
故名文昌宫
去往旋螺殿的路上
沿着青石路
刚好下雨
带来了别有的一番风味
有一种感觉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经过一段小路的路程
到了旋螺殿门前
隔着大树隐约能看到旋螺殿
一个鱼头和龙的建筑吸引人的眼睛
听传言是这样
传说是龙的第九子
螭吻
龙和鱼的结合物
长相像鱼的龙
螭吻属水性
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
为什要辟火
了解到一件事情
再跟随一下我们的步伐
走进旋螺殿
终于到了旋螺殿门口
购买好门票后迫不及待的进入
终于揭开了旋螺殿神秘的面纱
进门左边就能看到旋螺殿屹立在那儿
初见旋螺殿
结构对称
层次分明
跨入旋螺殿
门口有一个明显的标志
禁止吸烟
旋螺殿没有有任何一个钉子
怕火
这也是为什么会修建螭吻在门口的原因
看到里面的木质结构
不由的惊叹
我这是在仰望星空吗
这就是雯雯进门的一瞬间会抬头
原来是这样的啊
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米
屋面铺筒瓦兼小青瓦
旋螺殿,真美
插叙:寻找梁思成和林徽因
走出旋螺殿
我们便前往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去的路途上
经过竹林
一路走,一路拍
仿佛在寻找以前梁思成和林徽因他们走过的路
终于到了门口
瓦房,对联
依然如当年模样
走进去,仿佛还能看见
当年他们在石板路上行走的模样
一切都是那样的朴实和质朴
中国建筑史研究基地
能有这样的名气不是空穴来风
肯定对建筑学领域有非常大的贡献
梁思成和林徽因等
许多建筑学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儿
不过大家最熟知的还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
看到他们青年时候的样子
才子和佳人
关于他们
相信大家也知晓
徐志摩为林徽因所倾倒
不惜和张幼仪离婚
金岳霖因为林徽因终身未娶
林徽因睿智的对待感情
最终还是选择了梁思成
可林徽因死后……
橱窗内摆放他们的书《图像中国建筑史》
当年研究中国建筑的模样现在还能看到
桌子和椅子还是当年的样子,只是有些陈旧
最后走到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卧室
里面摆放有林徽因生病时候的雕像
能亲切的感受到他们最后的一些零散的故事
走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卧室
天下着雨,听似林徽因生病时躺在床上教育孩子
2
张家祠百鹤窗
原路返回
前往李庄镇内
插叙:同济工学院旧址
我们前往张家祠
寻找百鹤窗
路过同济工学院旧址
二话不说,劲直的就进去了
进门就能看见一个大地图
同济大学西迁路线
里面存有当年的初办学校的照片以及杰出的校友
现在还能看到他们当时读书的样子
课桌前的书本小河马还前往翻阅了一下
想感受一下他们以前读书时候的样子
其实吸引我的并不是这些
是这些建筑的造型
每一个边角都是三角形的模样
具有美感
镂空的雕饰、奇特的装饰
想要去深究其中的意义
也想去找到真实的答案
可能就是前人的一个精神寄托吧
纵观整个庭院,风格迥异
窗户上面为什么会有类似蝙蝠的雕刻
听闻是蝙蝠与“福”
如果嘴上叼着铜钱
寓意是福财双至
这儿的蝙蝠没有叼着铜钱
可能他们只想祈福
并不想有任何的大富大贵
窗户上好像嵌入的一盆花
不知道看腻了能否取下
门都是最原始的关门的门销
以前的“陶武门”是这样的结构
你还记得是怎样把它合拢的吗
经过一圈的观察
我们就走了,在最里面还有一个地方
小河马就不介绍了
想要的去看的自己去了解吧
遇见一块正在掉灰的墙壁
彩色的砖石
真是好看
白灰抵挡不了砖石的色彩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以想象一下,以前的院子
不能用单调两个字来形容
出了学校,能看见李庄之歌
不知谁能唱出这首歌曲
想来也有趣
李庄本来就是一首歌
一首抗战之歌
早已听闻张家祠的仙鹤栩栩如生
一直仙鹤不难,几只、十几只也不难
而一百只仙鹤都栩栩如生
举世闻名
尺树寸泓
郁郁葱葱的大树有了
应该有流水就好了
想起有长江为伴
大树已足够
闻名不如见面
见面不如感叹的张家祠百鹤窗
终于在我们的面前
只想穿越时空
问问当时雕刻的工匠
你是认真的吗
为何中间两只嘴对嘴
保留下来的24扇百鹤窗
一百多年的风雨磨砺
已经陈旧
却依然平整严密
四周的云彩分布,变化多端,衔接自然
窗扇的下部还雕刻着许多飞鸟走兽
建造者是用心颇工
如今物是人非,有几人会去细细品味它
3
禹王庙九龙碑
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
大山门、戏楼、前后殿及厢房
组成的两个四合院式布局
1940年国立同济大学校本部设在禹王宫内
1992年恢复佛教活动后改名成慧光寺
其实禹王宫内最亮丽的还是九龙碑
一条龙在正中间
八条龙分布在两边
不能再去转动宝珠了
4
奎星阁
清光绪年早期建造的奎星阁
全木结构,建筑精细
呈八角亭式,三层的亭式结构
不知为何奎星阁成了一个酒店
成了食宿的地方
李庄,仍有许多地方等待我们发现
“九宫十八庙”
“李庄三白”
18条明清古街巷:羊街、席子巷……
李庄,正在创5A级景区
早在去年,就已经通过省级的评定
下步四川省旅发委将向全国旅资委推荐
参加5A级旅游景区国家景观质量评审
这次我们只探秘李庄“四绝”
大家不如趁有空
放下手机
再探李庄
会有多少的故事
你能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