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后14-16万,启辰D60 EV打算卖给谁?

2019-08-27   蜀锦传媒集群

在2014年,新能源汽车这个词还像是南方人到北方第一次看见雪一样的时候,东风启辰曾经推出了一款纯电的车型——启辰晨风,而这是当年启辰根据聆风而改来的产品。它可以说是启辰新能源产品线的开创者,所以并不能单纯的以其各方面数据来看待这款车。

到了2019年,启辰宣布将会发布3款纯电动汽车,有两款已经露了面,一款是E30,另外一款则是将会在九月上市的启辰D60 EV。E30先抛去不说,因为其身世比较复杂。而启辰D60 EV作为东风启辰如今“墙裂”推荐的车型,是由启辰方面主导研发的车型,并且通过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这也就是说,启辰D60 EV可以说是“亲儿子”。

那问题就来了,D60 EV怎么样?

这个问题需要从三方面去解答,首先要解析的就是纯电型汽车的灵魂——电池。

快充2小时,续航481km

纯电新能源车之所以不能快速普及,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电池上。作为和燃油同样属性的电池,其最大的短板事实上不在续航上。试想一下,如今纯电车型续航普遍在480-500,已经和普通燃油车的续航里程相差不多。

所以问题是出在充电上,纯电车无法像燃油车那样即充即走,每次充电都需要将车停留在原地较长时间以进行充电,再加上充电桩并不像加油站一样可以快速接纳大量车辆,所以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进一步提升续航里程;第二个就是车辆能够快速充电,像加油那样可以短时间完成。

东风启辰D60 EV的电池是来自于宁德时代的NCM 811,电量58度,系统能量密度171Wh/kg,NEDC工况续航481公里。

这套电池的直流快充最大承受功率为70kw,交流电慢充的承受最大功率为7kW。根据现在公共充电桩的功率,快充的时间差不多为2小时左右,而慢充的时间差不多为9个小时。这样看来,充电的速度并不算快。

但是纯电车其实就像是手机一样,很少有人会把电用空了再去充电,更多情况是能充电的时候就找个地方把电充上,所以快充的速度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城市通勤的需求了,而慢充则更为简单了,回家的时候就丢停车场等它慢慢充去吧。

在电机方面,这套动力总成的做大功率为120kW,峰值扭矩为250N·m,这一点很启辰,也很日产,他们同样主打舒适性以及节能性能,所以并不会将动力作为第一优先级考虑对象。

那D60 EV的优点在哪里?事实上这台车采用的宁德时代的NCM 811最大的特点是续航里程长、体积小以及重量比较轻,所以严格意义上说,D60 EV的优势是在电池上。

也是“油改电”,和轩逸·纯电是什么关系

事实上,从听到”油改电“这一个名词的时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出不专业,以及类似于”换壳车”这样的念头。

这是由于“油改电”的车型会受限于之前燃油车的设计布局,比如汽油车会在车头给发动机留出巨大的空间,而纯电车并不需要,这就造成了空间上的浪费。剩下的还有配重比以及电池布局等问题。

但事实上,厂家对于这种做法也是迫不得已,随着补贴退坡的问题出现,新能源汽车迫在眉睫面对的问题就是成本太高所造成的的售价偏高。

“油改电”的好处就在这里,基于燃油车平台打造新能源车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车辆的成本,也可以加快车辆的研发效率,以换取终端售价的稳定价格,从而实现与燃油车分庭抗礼。不然高昂的价格有多少消费者会为新能源买单呢?又有多少消费者买得起单呢?

那么,D60 EV和轩逸纯电是什么关系?

作为启辰的主推车型,D60 EV事实上来自于轩逸,但却要优于轩逸。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启辰团队在设计时在一些细节上做出了优化设计。例如:同一体系中的轩逸纯电,由于电池放置于地板下方,以至坐垫太低,坐进去需要“蜷着腿”。D60 EV在这点上不太一样,它通过抬高坐姿的方式改善了这一点,腿部的舒适感明显要好于轩逸,但这么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牺牲了不少的头部空间。

可能会有人说,这不就是换壳轩逸吗?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花更少的钱买一台“轩逸”,何乐而不为呢?

坐着比开着舒服 ,挑不出毛病的驾驶感受

D60 EV的驾驶实际上很“日产”,驾驶者在这台车上事实上感受不到太多的暴躁性格,即使这是一台纯电车型。但这并不是代表这台车就慢,毕竟纯电汽车里面,没有哪个加速是慢了的(某些挂名汽车的“老年代步车”除外)。

在实际的驾乘中,D60 EV绝对是一台坐着比开车要享受的车子,这是由于其座椅是采用了日产轩逸的“同款联名”,所以在柔软程度上实在是没的说,这也是同车的媒体老师在路途中全程都在睡觉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腿较长人来说,后排的空间稍微有些“短了”点,需要乘客不断去找出一个舒适的姿势。

而在驾驶时,这台车是真的很佛系,这是由于驾驶纯电汽车的时候,驾驶者会时不时地去看里程数以及工况能耗,毕竟纯电车型的续航会对驾驶者心里造成影响,致使“舍不得”深踩下油门。

蜀锦观点

事实上,根据启辰自身的说法,这款车在初期阶段会主要针对大客户(出行专车、汽车租赁、共享汽车等平台)而非个人消费者,这也无可厚非。大多数会选择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大多家里都有第二台车,而这些人是不缺乏经济实力的,所以更多的目光可能会望向20万元往上的品牌。但品牌要想发展,销量是第一要素,所以网约车等批量购买且统一管理的大客户会是其走量的重要基础。

至于售价,目前的信息是补贴后14万-16万元,比轩逸·纯电的价格要低上一些。那更低的价格,可以选到一台轩逸品质的纯电车,何乐而不为呢?

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请作者联系我们,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