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状零食在中小学流行,各位爸妈快警惕

2019-12-19   学乐帮资讯频道

你家娃爱吃零食吗?

辣条、糖果、干脆面、豆干、饼干、巧克力……这些味道诱人的“美食”,几乎是每个孩子的最爱。

即使不爱吃饭、体重超标,有些娃爸娃妈们却依然禁不住娃们渴望的小眼神,一次又一次地纵容。

但你知道吗,有些“零食”的危害,不仅损害孩子的健康,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刚刚,小编看到了一则新闻被吓了一跳!

近日,一款名为“干吃奶味棒”的零食在济南中小学生群体中悄然走红。

这种零食在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随处可见,售价仅一元,孩子们在桌面上堆放着一堆白色粉末,借助一根吸管,轮流效仿吸毒一样去吸食那些“白粉”

不仅如此,更可怕的是,孩子们围在一起吸食后甚至还会模仿电影里吸毒后的亢奋状态,手舞足蹈、面目狰狞!

包装袋上的配料表显示,这种能够“倒在纸上吸着吃”的零食成分主要为葡萄糖、白砂糖,吃起来味道与一般的糖果并无太大的不同,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却十分受欢迎。

吸食的男生都称它们为“K粉”,“一边用吸管吸,一边还会作出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

新闻一出,很多网友都表示震惊和愤怒:

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的好奇心强、叛逆,很容易为了“时髦”而不辨是非。

这些商家也是抓住了孩子的这种特性,不择手段。

早在2013年之前,各城市学校周边的摊点涌现出一批稀奇古怪的零食,比如“魔烟”“如烟糖”“针管糖”“干吃奶味棒”等,它们因为独特的包装和食用方式受到了中小学生的欢迎,很快就风靡全国。

2013年12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查处“魔爽烟”类食品的紧急通知》,部署对全国“魔爽烟”类食品的依法查处工作。

如今,“干吃奶味棒”等吸食类产品再度现身,各位宝爸宝妈们,一定要警惕!

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叛逆,在这种零食这样效仿吸毒的食用方式的诱导下,谁能保证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会因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去尝试真正的毒品呢?

所谓的“五毛零食”,并不是售价仅五毛,而是一个如“干吃奶味棒”这种劣质零食的总称,它们的外包装鲜艳无比,食用方式稀奇古怪,连名字都诙谐有趣:虾扯蛋、唐僧肉、百事可牛、巴西烤鸭......

更不用说那刺激的口感,简直分分钟拿下孩子们的心!

每每放学铃声响起,很多孩子就会疯了一样挤进小卖部,迅速抓上几包零食,买单、撕开,边走边吃!

有些娃爸娃妈们不太在意,觉得孩子偶尔吃上一回解解馋没关系,可像这样的“食品毒药”,孩子一旦上瘾,后果不堪设想。

江西一儿科医院曾接诊过两名很小的患者。他俩平常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拿着5毛1块,到村里的小卖部买零食。所导致的后果呢?嘴巴溃烂得不成样子,完全不能进食。等到医院后,靠着打点滴才勉强续命。

武汉一名女孩从小就喜欢吃零食,一直都很胖。7岁的时候,体重就已经有60多斤,身高却只有120厘米。其乳房发育很明显,还来了月经。检查结果为零食所导致性早熟。

合肥一对父母老来得子,十分宠溺,儿子想吃什么就给什么。刚长牙齿时,就给他吃零食,各色零食从不间断。直到孩子6岁,某天喊肚子疼,去医院检查,确诊胃癌。

各位娃爸娃妈们,不是小编危言耸听,“五毛零食”的危害,大到你无法想象。

饮食健康,孩子才有可能健康。

所以,小编梳理了一份孩子的饮食指南,各位宝妈不妨对照着指南,好好调整下家里尤其是孩子的饮食结构:

2—5岁: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这一阶段三顿丰富的正餐与两次适量的加餐是娃获得全面营养的保障。

如果需要添加零食,应该少量,且要选择健康零食。

因此,针对2-5岁的娃的核心推荐包括:

吃好正餐,适量加餐,少量零食;

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零食应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

安静进食零食,谨防呛堵;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6—12岁:学龄儿童饮食为过渡模式

6-12岁的娃的饮食模式逐渐从学龄前期的三顿正餐、两次加餐向相对固定的一日三餐过渡,正餐食物摄入量有所增加,但由于饮食间隔时间较长,容易产生饥饿感,且由于学龄前饮食习惯的延续,容易产生零食消费需求。

因此,针对6-12岁娃的核心推荐包括:

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课间适量加餐,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饮料;

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13—17岁:青少年时期发育阶段

13-17岁的娃正经历着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发育阶段。

这一时期的娃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大,对食物选择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更强,容易产生冲动性食物消费,甚至对某些零食产生依赖。


因此,针对13-17岁娃的核心推荐包括:

吃好三餐,避免零食替代;

学习营养知识,合理选择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及烟熏油炸零食;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饮酒;

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马上就要进入假期啦,为了孩子的健康,各位宝妈一定要留意孩子身边的零食,杜绝“五毛零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哦!


信息来源于首都教育、澎湃新闻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及时删除。


看知识视频、下学习资料、读教育资讯、找机构、请家教、上“学乐帮” APP
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学乐帮”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