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年的变化有多大?
双流有个地方,面积不大,曾经是成都市民的菜篮子——作为成都市二线蔬菜基地,每年承载着数千吨的城市蔬菜供应任务。
截至2019年10月,已有127个项目、5个诺奖团队、2个两院院士团队、51名高层人才汇聚……
双流永安:曾经的蔬菜之乡正崛起一座产城融合新城。
农村变街办,村民华丽转身变市民
袁浩,生于中江县继光镇,1982年到永安做上门女婿,今年63岁。1982年,袁浩考入永安镇政府负责宣传工作,这一“负责”就负责了36年,去年光荣退休。他用笔头、镜头记录了永安的变迁,“有关永安的图片,我至少拍了不少于四万张,仅永安的葡萄图片,《人民日报》就上了九次。”
2016年3月26日,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关于永安镇等6个镇增挂街道办事处的请示》,同意双流区永安镇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
仅今年上半年,永安就基本完成生物城南路、新双黄路、广安药业、土坯房改造等项目征地拆迁 1071户3215人,征地面积2300余亩。袁浩说,离开了居住多年的老宅,搬进了环境优美的安置小区,原本以为乡亲们会有些故土难离的伤感,却不想他们更满意现在的生活,“以前的房子质量不好,用水用气都不方便,现在舒适多了”袁浩对此也感慨颇深。
拆迁是为了重新规整发展。袁浩和邻居们曾经的家现在变成了生物城南路,每天会经过无数辆运输车,为附近的几十家企业运输货物。在永安56.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有30平方公里用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领头企业落户永安,袁浩说,和他熟悉的许多乡亲也走进工厂,成为了工人。
37年前,26岁的袁浩风华正茂,
怀揣着梦想从黄继光的故乡来到永安——
他见证了永安地瓜籽风光全国的盛况
他见证了老板们的货车在永安排队收购蔬菜的盛况
他见证了二荆条辣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他见证了永安红提产业的盛况
他更见证了建设中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袁浩说,他的邻居小付去年进了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从零开始学着做环境绿化,如今已经是小组长了,还带着五六个年轻人。袁浩说乡亲们在公司里上班,收入稳定,而且地点就在永安,离家近。而在永安,袁浩的亲戚朋友有一半以上都就近在永安的公司、工厂里成为“上班族”。
2016年3月14日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双流区政府签署共建合作协议,启动建设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也是从这一年,永安开始从农业镇向产业城发展。
2017年4月5日,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生物城签订合作协议,在生物城园区内,新建国药中生血制管理总部及血制生产、研发基地。公司是上市公司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血液制品业务的核心子公司,是国内单厂规模大、设施设备精良的专业从事血液制品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那时候的永安,没几条像样的路,生活也不方便,但双流的区位优势、投资环境、政府高效务实的服务和抓发展的坚定信心打动了企业。于是一年的时间,好几个大项目落户永安,“‘双流速度’来永安了。”这是袁浩这个外乡来的双流人最真切的感受。
“成都蓉生”“成都先导”……这些企业落户永安对于永安来说仅仅只是开始,因为三年时间总投资已超过1000亿元的生物城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愿景是,按照产业功能区建设的理念和要求,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建成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为目标。袁浩相信,永安还将陆续缔造奇迹……它们所代表的“双流速度”见证着永安的变迁,见证着双流的发展。
镇变城的过程,是更现代、更开放、更融合的过程
同样见证着“双流速度”的还有像袁浩这样的永安当地人。永安辖8个村,1个社区,92个村(居)民小组,拆迁任务重,下半年将抓紧推进生物城南路、新双黄路、广安药业、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扫尾工作,并启动国际医疗中心等3个项目征地拆迁,为生物城建设提供2000余亩用地保障。但袁浩和他的乡亲们却很乐观,“大家搬来住在一起,今后就是邻居嘛!”永安曾经的地瓜产业也许将成为永安人永远的记忆。
地处永安的生物城规划面积约44平方公里,这里体现着“以人为本,产城结合”的投资理念,正加速呈现功能区生活场景。围绕加快提升功能区生活便利化程度,推动公立小学、幼儿园、社区综合体、派出所及交警中队办公点、起步区配套酒店式公寓及商业街主体完工,引进一批品牌星级酒店、咖啡屋、便利店、特色餐饮等商业配套,促进人才公寓、省妇幼保健院开工。同时,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生态景观构建理念,打造完成永安湖森林公园和绿道建设展示段。
在永安,袁浩见证了永安从传统产业到现代化产业的发展变化。
未来的永安,有人、有产、有城、有情,昔日的蔬菜之乡已经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
关于我们
主 编:鹏 哥
编 辑:佳 佳
新闻来源:双流网、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主办单位: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