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标本 大连制作展出

2020-05-24   大连广播电视台

原标题:世界最大标本 大连制作展出

还记得

2016年在江苏南通

搁浅死亡的抹香鲸“洋洋”吗?

它被做成了生物塑化标本

用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5月23日上午,经国际塑化学会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头被塑化的抹香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塑化标本,从旅顺“开拔”运往金石滩,拉开了《巨鲸传奇》特展的序幕。

回顾

棘手的庞然大物

2016年2月14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港海滩先后发现两头搁浅死亡的抹香鲸,就发现地为其取名为“沙沙”和“洋洋”。经专家研究,“沙沙”采用传统的剥制技术制作骨架和皮制标本,“沙沙”的内脏和“洋洋”整体由生命奥秘博物馆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生物塑化技术制作成塑化标本。

“洋洋”为雄性,体长14.88米,下颌骨4.3米,尾鳍宽3.85米,重达40吨,“洋洋”的制作是世界上首次通过生物塑化技术保存这一庞然大物,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专家组经过一次次推敲论证,才创造出探索生命密码的传奇。

过程

复杂的前期准备

2016年2月17日

为防止鲸爆炸,专家组对抹香鲸进行了排气;

2016年2月18日

专家组进入鲸腹作业,12个小时从抹香鲸体内取出10吨的内脏,并现场制作吊桶,为巨鲸注入福尔马林防腐液,福尔马林用量近5吨;

2016年2月25日

现场排气、解剖、防腐工作完成后,专家组立即进行起运前的包装工作;

2016年2月27日

行驶1850公里,用时36时30分后,巨鲸终于安全抵达大连鸿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3月9日

经解剖,在抹香鲸胃里发现一张黑色尼龙渔网,渔网最长约8.2米,最宽约1.7米,其它几个胃里空空如也。渔网对抹香鲸的消化系统影响极为有限。目前,“洋洋”的死因仍没有确切的结论。

600块模块巨鲸“重生”

塑化标本要经过浸泡固定、解剖、多聚物的浸渗、定型、修复、硬化6个步骤。因为太过庞大,“洋洋”被分解成了近600块模块,其中,骨头120多块,肌肉300多块,还有其它内脏、组织、皮肤等。

专家组用一套钢铁内支撑架和外支撑架固定“洋洋”的巨大身体,按照抹香鲸的生理结构,让“洋洋”恢复成在海中畅游的姿势。

因为没有资料可考,工人只能对照着照片、视频比对,将600块模块一片一片拼接起来。塑化的抹香鲸标本,一侧展示内脏、骨骼,一侧展示肌肉、皮肤,将抹香鲸的奥秘生动地展现出来。

数字见证奇迹

目前,“洋洋”的整体制作基本完成,预计全部工作将在2021年完成。

现场

“洋洋”在金石滩安家

5月23日早上8点,吊装工作开始。据生命奥秘博物馆创始人隋鸿锦介绍,为了避免标本在运输过程中挤压受损,在吊装的过程中,采用了“扁担”设计,通过一根“扁担”和8个吊点结合,受力均匀地将抹香鲸吊起。

吊装完成后进行了细致的固定,以免标本在运输过程中滑动。“我们采用了两台50吨吊车和17.5米长的平板车来运输抹香鲸。”隋鸿锦说。

经过四个半小时的

吊装、装车、固定

二个半小时的运输

“洋洋”终于在金石滩安家

隋鸿锦:

塑化标本不仅利于长期保存,还能形象地展示抹香鲸的内部结构,让深奥的自然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巨鲸传奇》特展

以抹香鲸塑化标本为主线

设置六大展区

“鲸是鱼吗” “巨鲸家族”

“生存智慧” “鲸奇历程”

“前世鲸生” “巨鲸落万物生”

展示生物的结构特点

现场进行抹香鲸“洋洋”的后期制作

近距离感受生物塑化技术的艰难历程

《巨鲸传奇》特展

开展时间

5月30日

开展地点

金石滩文化博览广场

展示期限

9个月

门票价格

60元/人

资料:生命奥秘博物馆、大连发布

编辑:郭洋 校对:雪婷婷 编审: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