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交叉感染,医院是否应该取消发热门诊?

2020-02-18   健康界国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刻,各医院发热门诊起到了关键作用。不漏掉任何一个疑似病例是发热门诊人员此时最紧迫的工作。尽管没有在一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但他们无疑是防控战线上最重要的“哨兵”。

我国是在抗击SARS之后,各地开始逐步设立发热门诊,很多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坚持24小时不间断接诊发热病人。但纵观其他国家,发热门诊并不是医疗机构的标配。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已有专家建议,发热门诊的设置和接诊方式或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发热门诊,防疫最前端的“尖兵”

1月27日,北京最大的民营儿童医院--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收到昌平区卫健委下发的红头文件,要求其将发热门诊延长至24小时。彼时正是抗疫最胶着的阶段,收到红头文件的京都儿童医院立刻启动了应急机制,几位在休假的医护人员也迅速回到了工作岗位。

冬春季节是发热门诊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患有病毒性感冒、肺炎、支气管炎、流感的病人,总能将发热门诊填满。今冬,平均每天70名左右患儿,从接诊量来看,对于京都儿童医院来说压力并不大。“现在患儿家长都很慎重,孩子轻微感冒会选择在家观察,因此只要来到发热门诊的病人,大部分病得比较重,这也给医生对患儿的甄别和治疗带来挑战。”京都儿童医院行政院长刘强说。

作为新冠肺炎北京定点筛查机构,京都儿童医院接诊患儿会首先询问流行病学史,重点是最近是否去过武汉,是否接触过从湖北来京的人员。截至目前,该院总共采集并送检三名患儿标本。三名患儿都有武汉接触史,胸片有肺炎表现,体温较高。经过市疾控中心连续两次检测后,三个孩子都没有感染新冠肺炎,最终确诊支原体肺炎。刘强记得,三个孩子和家长在等待结果期间被隔离在医院,医生给孩子做好规范防护和常规治疗并补液。

“不能轻易给一个病人‘扣帽子’,又不能漏诊一个患者,这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个难题,在沟通上考验更大,毕竟每个人对疫情的理解程度都不一样。”刘强说,在沟通过程中,医生需要让患者家属充分感受到自己完全是为对方着想,希望孩子尽快排除疑似或确诊,从而继续规范化治疗。

有专家建议取消发热门诊

目前,包括京都儿童医院在内,几乎所有医院发热门诊都可以做到将疑似病人立即隔离,但在武汉爆发新冠肺炎之初,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武汉大学彭志勇团队研究发现:40%以上新冠肺炎源于院内交叉感染。研究中报告了一例疑似“超级感染者”,这名患者传染了至少10名医护人员和4名患者。

为避免交叉感染,各家医院做足功课。其中包括使用送餐机器人、关闭中央空调等,但各医院发热门诊仍然是发热病人就诊首选。如何避免病人在发热门诊中发生交叉感染,是医院面临的大考。

原黑龙江省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关卫就此建议,发热门诊可以考虑改变就诊方式。

尽管这个建议相对极端,但是关卫却有自己的解释。

此前有媒体探访武汉各医院发热门诊,从凌晨起发热门诊就人满为患,一天高达几百人的接诊量,原本去发热门诊就诊的大多数患者没有传染病,但是在等待期间不得不密切接触其他传染病患者。

关卫说,武汉的发热门诊医生每天必然会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医生不可能每看一个病人就换一套防护服,穿脱防护服要花费不少时间,再加上目前物资紧缺,一名医生一天可能只穿一套防护服,诊室也无法实现每进出一名患者就消毒一次。这可能导致原本没有新冠肺炎的患者在就诊时感染,并造成病毒扩散。

关卫表示,如果无法取消发热门诊,可以改变就诊方式,例如实行预约制。患者按约定时间进入诊区,每次只能进一人。如果“过号”,患者须在通风良好的单独区域候诊,并保持一定距离。他还建议,除重症患者,原则上发热门诊不接待自行前往就诊者。在就诊时,接诊医生尽量不接触患者身体,不关闭诊室门。每名患者就诊后,医护人员都要对其接触过的桌椅和医疗设备进行消毒。

信息化或成减少发热门诊交叉感染突破口

关闭发热门诊的想法看似“疯狂”,但纵观国际,专门开设发热门诊的国家和地区却并不多,急诊科医生就负责接诊发热病人。以美国为例,病人会经过家庭医生初诊,疑似流感病人医生会按既定的流程进行检查,如咽试子培养,每年所有医护人员都强制性要求打流感疫苗。

感控专家、天津市健康教育协会培训部部长马嘉睿认为,是否取消发热门诊并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我国发热门诊要在就诊流程和规划设置上有所改变。比如由专业人员或系统对发热病人进行筛查和预检分诊,包括测量体温和核酸检测等,相当于将确诊和治疗端口前移,因为并非所有发热病人所患都是感染性疾病。病人经过筛查之后,再进行下一步问诊。“如果所有发热病人都涌向发热门诊,尤其是在流感季或是疫情到来时候,势必会造成院内交叉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让行业内开始重新审视发热患者诊疗流程。值得一提的是,借助信息化建设,在疫情当下,互联网医疗开始迅速“升温”。为了减少交叉感染,很多医院专门为发热病人开发“线上诊疗”。山西同煤集团总医院就开发了新冠肺炎智能导诊平台。副院长陈向东告诉健康界,患者只需要在平台上输入个人信息和症状,医生就会立刻进行解答,此举就是为了让发热患者尽量避免在疫情防控期间来医院就诊。

有专家认为,互联网问诊是发热门诊筛查的一种形式,在院内感控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信息化互动平台的完善,或许可以为发热门诊的转变“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