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成为越来越多人聊天交流的工具。
维持人际关系、做好日常工作,都离不开微信这个交流的媒介。
而微信聊天方式,直接暴露了一个人情商的高低。
一个人怎么回微信,看起来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实恰恰暴露了这个人的情商。
01
发长语音
罗永浩曾说:“用微信发语音,是一种不礼貌且情商低的表现。”
在生活或者是在工作上,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
当你有事不方便,对方还是不分场合地给你猛发语音;
明明几行字就可以说清楚的事情,偏偏要用好几条长语音来说。
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一堆无用信息中提炼出自己需要的信息,需要一遍又一遍确认自己想要的信息。
社交软件的本意,是让人们能够更加方便的交流信息。
而微信语音功能的出现,正是为了弥补中文输入缓慢的问题。
但是,微信语音完全就是方便了自己麻烦了别人。
环境嘈杂,要找耳机;
不小心停止了,要从头开始听;
公共场合听不适合,外放的话别人都听到了。
所以发长语音的人,情商实在太低了。
一个真正高情商的人,即使是在微信里,也会坚守自己的礼貌,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处境和感受。
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找准自己的分寸,言谈之间让人觉得舒服。
02
清粉勿回
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加,微信好友越来越多。
有的相谈甚欢,有的从不言语。
所以经常会遇到清粉勿回的消息,来测试对方是否删了自己。
这个时候,便会群发一条消息。
如果有人显示发布不成功的话,那么说明这个人删除了自己,他也会顺势去删除别人。
虽说这是一个检测僵尸粉比较好的方法,但是会让别人的内心比较反感。
他们会觉得两个人之间没有了信任,很有可能盛怒之下,他也会把你删除掉。
清粉勿回,影响好友之间的感情,暴露自己的情商。
所以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用了,真的很令人反感,也会让别人对你的印象减分。
如果真的想要去检测,谁删除了你的话,那么可以用一些其他不打扰别人的方式。
这样的话,清粉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进行,方便你,也方便别人。
03
突发视频请求
歌手巫启贤曾讲过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凌晨两点钟,他正打算睡觉的时候,微信响了。
原来是朋友给他发了一个视频请求,他点了接受。
结果对方说:“老巫啊,我们在KTV唱你的歌,你听。”
他直接给挂了。
过了一会儿,手机又响了,对方再次给他发送视频聊天。
巫启贤还没有开口,对方抢先喊道:“不好意思啊,刚才收讯不好,所以我重打一次,你听你听。”
接着传来了KTV里的鬼哭狼嚎声。
巫启贤气愤地说:“这种人就该直接拉黑。”
只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一直在别人休息的时间点,不停地打扰别人,突发视频请求。
甚至看到你没有接听,会一遍又一遍地发出邀请,丝毫没有考虑到会不会打扰你。
这样的行为恰恰暴露了自己的低情商。
其实,每次发视频请求前,应提前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04
微信上问你“在吗”
在微信上,有这么两个字总会令人心里一惊,那就是:“在吗?”
短短两个字,虽然信息不多,却总能让我们浮想联翩。
这是谁来着?
找我有什么事?
这是要干嘛?
我要不要回,该怎么回?
以致于现在很多人都患上了“在吗”恐惧症,根本不知道怎么回复。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打电话时如果对方已经接通了,再问一句‘在吗’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同理,微信上亦是。”
很多人都说,微信联系时,问“在吗”,不如直接告诉我有什么事,之后取决这件事我愿不愿意干,我该不该回你。
如果回了一句“在”,接着对方提出的需求又满足不了,岂不是很尴尬。
甚至有些人有事没事总喜欢问“在吗”,说完“在吗”之后却选择消失。
过很长时间他又说在吗,然后说“在”,结果没有然后了,呵呵。
这样的行为十分令人讨厌,这也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说句“你好”,然后就以有事说事的心态,简短地说清楚你想说的事情。
这样,给对方足够的自由时间,来选择要不要回复你,或者如何回复你。
总之,一个人的情商,往往就体现在细节里。
这个人情商究竟高还是低,翻一翻微信聊天记录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