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区是四川省绵阳市市辖区,位于绵阳市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罗江区,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毗邻。按照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初步规划,集中发展区涉及安州区界牌镇、兴仁乡局部和花荄镇局部,将极大拓展绵阳科技城发展空间。
2016年,安州区幅员面积1189平方千米,辖15镇、3乡;2014年,户籍人口为44.75万(常住人口38.7万)。2015年,安州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9.74亿元,比2014年增长8.9%。
安州始建于1600余年前的东晋永和三年,是清代著名学者李调元和现代著名作家沙汀的故里。境内主要有千佛山、罗浮山、白水湖、姊妹桥和文星阁等景点。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位置境域
安州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绵阳市西南,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北川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毗邻,幅员面积1189平方千米。
地质
安州区地处四川西部地槽区和扬子准地台区结合部,地质构造复杂,分属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和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即以大光包斜冲断层和北川冲断层为界,西北部属四川西部地槽区的后龙门山塑变带的前龙门山褶断带和川西坳陷区。
地形地貌
安州区西北部系龙门山脉,地势较高,山脊海拔一般在1000~2500米之间。高川乡境内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为区境内最高点。茶坪乡境内的千佛山海拔2942.2米,雎水镇境内的大柏岩主峰海拔2417米。位于界牌镇石安村与绵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永兴镇方登寺村接界的安昌河河面海拔为490米,是县境内的最低点。根据地貌成因和地表形态,安州区地貌可分为平坝、丘陵(台地)、低中山三种类型。安县平坝总面积为267.37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安昌河和雎水河两岸的花荄、塔水、桑枣、秀水、河清、永河等镇。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安昌河两岸平坝的两侧及秀水河以东地区,总面积为533.01平方千米,占安县总面积的37.96%。低中山分布在晓坝—沸水—雎水一线的西北部(包括茶坪、高川两乡全部)。
主要山峰有:高川乡境内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茶坪乡境内的千佛山,主峰海拔2942.2米。雎水镇与绵竹市清平乡交界的大柏岩,海拔1200~1800米,主峰2417米。
气候
安州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无霜期长(常年300天左右)。春来较早,夏长秋短,四季分明。降水量在四季的分配中一般有冬干春旱,夏季旱涝交错,秋多连绵阴雨的特点。县境内东南部丘陵、平坝与西北部低中山气温有较明显的差异,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西北山地气温随海拔平均每升高100米下降0.65℃,2500米以上的山峰一年积雪达四个月。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多,东南丘陵、平坝区常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而西北山区的茶坪、高川等乡镇最大降水量达1700毫米左右。
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6.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61毫米。多年平均日照为1058.7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084.26毫米。年平均风速1.6米/秒,最大风速16.0米/秒。年平均雾日在15天左右。年平均无霜日300天,最长339天,最短261天。
土壤
安州区境内土壤属岩层土类型。由于平坝和丘陵土壤受成土母质影响显著,山地受生物、气候及成土母质的双重作用,因此土壤形成和分布与土壤母质具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安县土壤可分为黄壤类、山地黄棕壤类、紫色土类、冲积土类和水稻土类。
水文
安州区境内有安昌河、雎水河、水河、秀水河、白溪河等河流。雎水、白溪、秀水四条河流汇集溪沟116条,流域面积1320.1平方千米。
安昌河,由茶坪河、苏包河在安昌镇西南的两河口汇流后得名。苏包河系安昌河正源,发源于千佛山南华岭东侧苏包山下。河道全长38.3千米。流域面积231.9平方千米,平均流量为7.29立方米/秒。茶坪河系安昌河西源,发源于千佛山南华岭西侧。河道全长45.1千米,流域面积299.8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2.8立方米/秒。安昌河自安昌镇西南苏包河与茶坪河汇流处的两河口起,经县内的黄土、花荄、界牌直至绵阳市区南山脚下汇入涪江。河道全长76.24千米,总流域面积689.45平方千米。平均流量20.09立方米/秒。
雎水河(干河子),发源于高川乡大光包和横梁子两大山脉,经高川、雎水、迎新、河清直至永河镇东南的两河口与水河相汇后流至罗江县城西北与秀水河交汇入凯江,雎水河系凯江正源。河道全长67.5千米,流域面积290.5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9.46立方米/秒。
秀水河,发源于雎水镇皇帽山和沸水镇白岩,经秀水、塔水、宝林等镇流入罗江县城西北与雎水河交汇入凯江。河道全长46.5千米,县境内流域面积274.39平方千米,平均流量7.39立方米/秒。
白溪河,发源于绵竹县拱星场外的白溪口,经雎水、迎新、河清流入永河镇,过永河场镇后始称
水河,流经永河镇东南两河口处与雎水河相汇。河道长24.3千米,流域面积65.56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61立方米/秒。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除夏季外因无来水而常年干涸。
动物资源
截至2011年,安州区境内有动物资源1000多种。鱼类有60余种,主要分布在溪沟、河流、水库。鸟类县境内鸟类有100余种。境内有两栖爬行动物4目、15科、35属、53种。境内的野生哺乳动物有80余种。
植被资源
安州区植物资源品种达1700余种。2002年底,全区绿化率为99.6%,有森林面积6462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6%。地面植被以农作物为主。住宅旁植慈竹及桃、李、柑、橙等果树;路、渠、沟、堰、田埂主要栽植桑树、喜树(千丈、水冬瓜)、桤木、桉树、枫杨、刺楸、酸枣等乔木,呈网点状分布。
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西北部山地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700米之间,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种林木生长。主要有杉树、栎树、樟树、楠树等乔木及经济林漆树、棕树、枣皮和斑竹、白甲竹、茶树等。海拔1700~2300米的地带主要分布栎类、桦树、冷杉、鹅掌楸、刺楸、木玄榔等乔木,下层混生多种杜鹃。海拔23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以杜鹃、箭竹为主;草本植物以蕨类、吉祥草、楼梯草、冷水花、水凤仙、万年青为主;藤本植物有大小木通、木节藤、八月瓜藤、青藤、铁线连、猕猴桃等。林间湿度大,树干上多地衣、苔藓。
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安州区探明的矿产有29种,矿产地100余处。主要分布在高川、茶坪、雎水、晓坝、桑枣、沸水、永安、安昌、黄土、秀水等乡镇。
燃料矿
烟煤的地质总储量为2500万吨,共探明储量为936万吨。无烟煤地质储量700万吨以上。油页岩尚未开采。石油、天然气据地质矿产部物探大队探明,地下5000米处有油、气地质构造。
化工原料矿
磷矿地质储量3268万吨。矿体含磷量平均为31%,属中高品位磷矿。硫铁矿总储量约480万吨。五郎庙和五一两个硫铁矿含三氧化二硫分别为16%~21%和38%。重晶石储量为19.2万吨。矿石平均含硫酸钡90%左右。蛇纹石属含棉蛇纹岩,厚度一般为1.4米,规模较大,氧化镁含量为53.7%,氧化钙含量为6.59%。泥炭是生产腐植酸肥料的原料。
建筑材料矿
石灰石分布在雎水、沸水、桑枣等镇,储量大,仅桑枣镇登高山一带储量就达1亿吨以上。以桑枣镇登高山的石灰石质量为佳,氧化钙含量51%~56%,是烧制石灰和制造水泥的原料。石棉分布在高川乡鱼洞口一带。石膏分布在桑枣镇马鞍山和高川乡小天池等地,石膏的质量较优,但储量不大。石墨分布在高川乡五郎庙一带。高岭土分布在沸水镇天台山和晓坝镇三岔沟等地。红花磨石分布在桑枣、黄土等镇。以黄土镇顺义、东鱼、喇叭、马村、常乐等村的岩石质量较好。高川乡产纯黑大理石,茶坪乡产浅花大理石,均是较好的建筑装饰材料。河沙分布在安昌河、干河子的河漫滩。是制造水泥预制件和砂灰砖的材料。黄粘土在县境丘陵台地均有分布,储量大,是烧制土陶及砖瓦的材料。
有色金属矿
铝土矿储量约477万吨。高川乡大竹坪铝土矿石含三氧化二铝42%~66%,铝硅比值4~8,二氧化硅8%~16%,三氧化二铁3.52%~3.6%,钛大于1%。矿区储量为182万吨,属于高品位、小规模矿床。
砂金矿永安镇矿区长2500米,宽1500米,金质为瓜子状,每吨原砂含金1.5克。安昌镇每吨原砂含金约0.75克。河床金矿分布在茶坪河、苏包河、安昌河、秀水河的河漫滩。铝锌矿,储量1.6万吨,规模小。
黑色金属和特种非金属矿,境内黑色金属矿有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和锰土矿,储量较大,但目前尚无工业开采价值。特种非金属矿即石英水晶矿,分布在高川乡长河坝一带。
水资源
截至2011年,安州区境内有水资源储量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16亿立方米,已开发2.836亿立方米;地下水3.2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5亿立方米,已开采0.29亿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441立方米。1999~2000年西南石油局所属公司在桑枣镇罗浮山下开发出1#、2#两口日产水量2000吨以上的温泉井,出口水温42~45.5℃。井深1200~2000米,产水层井控面积数十平方千米。
地表水系县境内地表水系均发源于龙门山地。年平均地表径流量13.47亿立方米;地下径流量3.19亿立方米。县境内各条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具有明显的夏洪、秋汛特点,4~6月水量逐渐增长,5月开始入汛期,7、8月达到高峰;10月水位开始下降,汛期随之结束;12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
地下水县境内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潜水和红层区裂隙水及山区岩溶水三种。
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安昌河、雎水河两岸的河漫滩及河清、秀水(原汉昌乡)部分古河床及沿岸宽阔的一、二级阶地上。人工泉堰出水量为10~100升/秒,总量为2000~3000升/秒。其补给来源由大气降水、河流、渠道和田间的渗入。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呈动态变化,降水量最大的6~9月,地下水位升高,年变化幅度为1.3~5.9米。
红层区裂隙水,可分为低山区基岩裂隙水和风化带裂隙水两种。红层低山区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前山地带的桑枣、安昌、雎水、晓坝、永安、黄土等镇。在地势低洼的排泄地带可打出水量为10~1000余吨/日的承压水井。红层风化带裂隙水集中分布在县境南部丘陵地带的清泉、塔水、兴仁、花荄等乡镇的部分村。其潜水量不大,多数单井涌水量都不到10吨/日。
山区岩溶水,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的高川、茶坪等乡镇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之中。泉水流量一般达100~1000升/秒。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的渗入。其动态变化直接受大气降水影响,3月份地下水位低,4月份水位开始上升,8~9月水位最高,以后水位逐渐下降,变化幅度在10米左右。
千佛山千佛山,位于安州区、北川和茂汶三县交界处,面积约220平方千米,距安县县城仅30千米,横亘于岷山山脉南段,海拔3033米。
千佛山(6)
罗浮山罗浮山,又名浮山,是1.5亿年前地壳变动从海底浮起的一座孤山。自古以来就有“小西天”、“甲巴蜀”、“浮山叠翠”之美誉。电视剧《西游记》曾在此拍摄,其神采、其仙气,略见一斑。1998年被评为四川省级文明风景名胜区。
罗浮山(7)
白水湖白水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川西平原北部,距沙汀故居安县睢水镇2千米,白水湖海拔664米,水面面积3000余亩,蓄水量1672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0米,最深处20余米,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被省建委授予文明风景名胜区。
白水湖(3)
寻龙山寻龙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四川绵阳市安县老县城南1.5千米处,总占地面积3.14平方千米。景区属第二批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砾石岩群,集奇秀的自然风光和蜀汉人文风情于一体。一路上,卧龙洞、龙隐镇、沙汀墓、龙鳞坡石林、聚龙广场、五彩池药浴温泉、卧龙居太空浴、卧龙居温泉别墅等。
寻龙山风景旅游区(3)
姊妹桥姊妹桥位于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罗浮山温泉风景区中段的晓坝镇五福村,横跨于茶坪河上,呈南北走向,四周群山环抱。姊妹桥又名双木桥、高桥、五福桥。始建于元末明初,当时为石板桥。因晓茶河连年涨水,溺水之事时有发生,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乡人自愿捐资捐料请工匠改建成了这座木质廊桥。
安县姊妹桥(5)
文星阁文星阁位于四川安县花荄镇文星村的文星阁坐北朝南,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原是为了兴文、崇文而建的文星阁,光绪十六年(1890年)改建成13层的塔。
文星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