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到7-0,一夜之间又回到0-0,国足像经历了一趟过山车之旅,让国人对于世预赛征程刚刚澎湃的心情,瞬间跌落到了低谷。在菲律宾巴科洛德帕纳德球场,国足又一次让亿万国人找寻到“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0-0当然不是世界末日,但它对比前两场的砍瓜切菜,以及中菲交战的历史战绩,给球迷和舆论带来的心理落差感太大。毕竟,过往的8次交锋,国足全部取得胜利,更有8-0这样的狂胜,里皮在任时的三场交锋也是三连胜。再者,国足刚刚在马尔代夫和关岛身上捞了12个净胜球,可谓士气正盛。面对菲律宾,这3分自然是计划之中的,唯有稳稳抓住9分,我们在面对最强对手叙利亚时,才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支一成不变的、用着对付马尔代夫和关岛时的人员和打法出战的国足。不断的正面和45度起球,可对手并不像马代和关岛那样由业余班底组成,这支“归化之师”有不少球员效力过欧洲次级别联赛,战术素养远非马代关岛所能比。场面,让里皮让广大球迷措手不及。
上半时,我们一度成了被压制的一方;下半时,我们占据了场面优势,但对方的五后卫密集防守让我们无所适从,团队协作久攻不下,又缺少挺身而出的“英雄主义”,再加上对手门将最后10分钟的神勇,一场看似出人意料但或许又是情理之中的0-0不期而至,让全国上下的媒体和球迷又陷入一种错综复杂的心情。
从年初的亚洲杯3-0,到10月的世预赛0-0,短短9个月时间,对手的进步显性可见,倒是我们在停滞不前。裁判的偏颇、糟糕的场地、闷热的天气,这些客观条件都不应该成为我们不赢球的理由。如果非要找理由,那只有一个,它甚至不能被称作理由,而是最残酷的现实:绝对实力而论,我们真的不强。
对于为什么不用韦世豪的提问,里皮可以用“状态问题”搪塞过去。但就算韦世豪真的登场,就一定能改变占据吗?还有不少一部分人在热议,“归化一个艾克森远远不够。”但纵观艾克森入籍后在国足的处境,以及国足整场的表现,我们几乎可以下定论:某一些从根源上的气质不改变,不管是韦世豪还是更多的归化球员加盟,都无力改变国足的现状。
足球应该是一种速度、体能、对抗之间让人血脉贲张的运动,靠着最原始的冲动,像过去的桑巴足球和潘帕斯雄鹰那样的狂热奔放;
它亦可以是艺术化的表达,像斗牛士军团的传控,用最温柔的方式刺穿你;
同时,它也还可以是铁血和纪律的呈现,每一个球员像战士一般去完美地执行,像过去的日耳曼战车和近邻日本。
再或者是,像去年世界杯赛场的巴拿马,我们可以接受失利再失利,但某一个瞬间,倾尽全力后的一个渺小的收获,便可以让每个人热爱它的人欢呼雀跃。
总之,它应该是纯粹的,带着最鲜明色彩。足球给他们带来的是弥足珍贵的幸福感,是无上的荣耀,是一辈子最高光的时刻。
但是,在国足身上,很遗憾,我们几乎找不到这种纯粹。你不能说他们不努力,事实上,在祖国70周年华诞之际,在亿万目光的注视下,他们可能比任何人都希望赢下比赛,他们也希望像阅兵仪式上的共和国老英雄那样,成为民族的荣耀。但是落在球场上,我们却看不到这样的行动。与菲律宾这一战,几乎所有人都像是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而在重压之下,平日里演练的技战术打法,教练的部署,很难完全去贯彻。
几乎没有一丝畅快,焦躁几乎写在每一个人脸上,而这种情绪会影响着每一脚传球每一次射门的准心。事实上,即便是面对马代和关岛,我们也很难看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可能国脚们自己都无法确认,那样的砍瓜切菜,到底是生活的真相还是假面。不安全感,一直与这支国足形影不离。
也许里皮可以做得更好,他本可以通过更大的人员调整、战术变化,以及情绪上的疏导,让球队更有活力,但是他一直在坚守着固有的套路。如果说亚洲杯0-3对伊朗的溃败,是里皮对于国脚们深深的失望,那么昨天的比赛,他留给亿万球迷的也只有失望。
好在,平局还不是世界末日,国足也并没有糟糕到让我们不堪的地步。其实不仅仅是国足,传统强队也遭遇着不顺:
伊朗客场0-1负于巴林,爆出最大冷门;韩国也在客场被朝鲜0-0逼平。
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40强赛,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砍瓜切菜不会一直是常态,困局和挑战,也许会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得多。而积极去拥抱变化,是留给国足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