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嫉妒别人,闹情绪,往往会让父母们担心,那么应该如何来教育嫉妒心强的孩子呢?
孩子爱嫉妒别人是一种负面情绪吗? 是的,嫉妒是一种原始的情感,是人类心理中动物本能的表现。儿童的嫉妒是儿童将自己与别的小朋友作比较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是指当儿童看到他人某些方面比自己强或有什么好的东西,自己当时却无法胜过或拥有,便会产生的一种不安、烦恼、痛苦、怨恨并企图破坏他人优越感的复杂情感。
在生活中,儿童嫉妒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生活中,儿童嫉妒的范围很广,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这几种情形。
不能容忍身边亲近的大人疼爱别的孩子。
孩子最初的嫉妒总是与自己的父母等身边亲近的人有关,当大人们疼爱别的孩子时,往往会表现出不满、哭闹、反叛等,有的甚至会出现一些倒退行为,故意做出比自己实际年龄幼稚的行为,以期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对获得自己父母或老师表扬的其他的儿童怀有敌对情绪。
当别的孩子受到了父母、老师表扬时,往往表现得不高兴、不服气,认为自己不比受表扬的孩子差,有的还会当面揭发受表扬孩子的缺点或不足之处,甚至尽管有些事与其他孩子的受表扬无任何关联。
对拥有比自己玩具、零食多而又不和自己共享的伙伴进行排斥。
一般情况下,儿童都喜爱和拥有很多玩具、零食多的同伴在一起玩,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益处。但当同伴们不将自己的东西与他们分享时,他们往往就会表现出嫉妒情绪,比如损害同伴的玩具、孤立同伴等。
嫉妒对孩子会有哪些不良影响?嫉妒对孩子各方面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若儿童长期处于嫉妒这种消极不良的心理体验之中,情绪上便会产生压抑感。而这种障碍又会加剧不良的心理体验,使儿童产生诸如忧愁、怀疑、自卑等不良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损伤。此外,嫉妒还会影响孩子对事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认识,容易使孩子产生偏见,产生怨天尤人的思想,影响孩子与他人的正常交往,最终抑制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孩子出现了嫉妒心理,父母应该怎么做?
受认识水平的局限,儿童对他人拥有而自己不具备或无法拥有的东西,往往会产生一种由羡慕转化为嫉妒的心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情况。父母平时应多和孩子接触,及时掌握孩子嫉妒的直接起因。只有了解孩子嫉妒的起因,才能从具体事情着手解决孩子的嫉妒心理。这才是化解孩子嫉妒心理的前提。
孩子的嫉妒是直观的、真实的甚至自然的,它完全不似成人嫉妒心理那样掺杂着诸多的社会因素,它只是孩子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心理反应。因此,父母切勿盲目对孩子的嫉妒行为进行批评,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苦恼,理解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产生的痛苦情绪,以便使孩子因嫉妒产生的不良情感能够得到宣泄。
图: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删掉。
我是智慧伴你一生。喜欢我的作品的话,请关注我吧!为您提供优质的育儿知识,如有育儿方面的疑问或困惑,请私信我,我会及时回复,希望我的一些建议,能帮到作为父母的您们,您们的育儿之路有我相伴。感谢您的阅读,下期见。